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名为《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其二)》。通过诗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出使途中的孤独与怀念之情。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英杰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能及格、有所自责的情感。这两句通过“汉节”和“许传”的提及,勾勒出一种时空超越的心境。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诗人用“五鼓”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以及外界对其职责的催促,这是对时间与责任的一种体验。同时,“一官妨尽百年身”则表达了个人的生命被官方职务所束缚,感慨于人生短暂。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诗中的“关山”、“吐月”和“含秋”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诗歌创新的一种渴望。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寂寞之时,试图通过酒精来暂时忘却旅途中的烦恼和孤独。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饮酒”这一行为的特殊情感——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外使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历史、个人的生命价值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