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才过尚馀凉,十日征尘道阻长。
山近桥陵皆拜伏,田环都邑尽康庄。
春晴草木含新润,小别知交感异乡。
见说窦家能育子,君今可得好儿郎。
清明才过尚馀凉,十日征尘道阻长。
山近桥陵皆拜伏,田环都邑尽康庄。
春晴草木含新润,小别知交感异乡。
见说窦家能育子,君今可得好儿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燕山,拜访侯孝廉时所见所感。首句“清明才过尚馀凉”,点明时节,清明刚过,天气依然凉爽宜人。接着“十日征尘道阻长”则描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十天的跋涉,道路遥远且充满阻碍。
“山近桥陵皆拜伏,田环都邑尽康庄。”这两句展现了沿途的景色与人文风貌。靠近陵墓的山峦,似乎都在低头致敬,而环绕着城镇的田野,一片繁荣景象,呈现出一派安定富足的乡村风光。
“春晴草木含新润,小别知交感异乡。”春天晴朗的日子里,草木焕发新生的光泽,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却身在异乡,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感慨。
最后,“见说窦家能育子,君今可得好儿郎。”诗人听说窦家善于培养子女,希望侯孝廉也能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社会风俗的体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紫霞结重盖,五城十二楼。
中有青眉仙,翠织鳞花裘。
天浆饭玉稍,恣乐无停休。
自谓能长生,可与造化游。
悲风一何来,吹动人间秋。
琼窗漱寒响,深闺起离愁。
欲飞肘无羽,延颈望玄洲。
玄洲不可到,始悔违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