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白草满淮垠,逆旅萧条思不禁。
风约乱云归陇首,角催明月出波心。
槎头涌处潮初上,斗柄移时梦未沈。
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黄沙白草满淮垠,逆旅萧条思不禁。
风约乱云归陇首,角催明月出波心。
槎头涌处潮初上,斗柄移时梦未沈。
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淮河畔停泊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黄沙白草满淮垠,逆旅萧条思不禁”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孤独的氛围。黄沙与白草交织,辽阔的淮河边缘显得格外萧瑟,旅店的冷清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难以抑制。
颔联“风约乱云归陇首,角催明月出波心”进一步描绘了夜景的动态美。狂风卷起乱云,仿佛要将它们引向远方的山岭;而远处的明月似乎被某种力量催促,从水波中缓缓升起,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美。
颈联“槎头涌处潮初上,斗柄移时梦未沈”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潮水刚刚开始上涨,仿佛是大地的呼吸;而北斗星的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但诗人的梦境仍未沉入现实,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尾联“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想象中,友人此刻正投宿于一片碧绿的榆树林中,乘坐着画舫,享受着宁静的夜晚。这一场景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孤根要先觉,一花已后会。
而况万香中,晚乃誇狂醉。
东皇兆群物,无物居其最。
对梅欲著语,当在梅之外。
君看龙蛇蛰,中有江河沛。
其元阳复雷,其真岁寒桧。
于梅观此妙,眼力怜湛辈。
无能根本求,仅为色香嗜。
一元无识者,孤真可知矣。
君独邃玄机,命笔开风气。
奇哉天根词,与世呼梦寐。
犹疑转语下,未为梅之至。
愿闻第一义,更作向上计。
会有先天翁,当发无极喟。
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脩。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馀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