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蟠,朝楚暮秦,世路艰蹇。
夕阳淡淡馀晖,阊阖九重天远。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
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萧散。
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
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
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
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虎踞龙蟠,朝楚暮秦,世路艰蹇。
夕阳淡淡馀晖,阊阖九重天远。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
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萧散。
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
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
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
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这首元代词人安熙的《石州慢·寄题龙首峰》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历史画卷。"虎踞龙蟠"四字形象地展现了龙首峰的险峻与威势,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朝楚暮秦,世路艰蹇"则寓言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坎坷。
"夕阳淡淡馀晖,阊阖九重天远"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落,皇宫的重重门户显得遥远而神秘,暗含了对王朝兴衰的感慨。"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悠久和复杂。
"何人解识兴亡本"表达了词人对于历史真相无人能识的感叹,"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借夜鹤与乌鸦的对比,寓意着清高与世俗的对立,以及个人孤独的境遇。
"萧散"一词透露出词人的超脱与闲适态度,他不愿追求世俗功名,"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表明他无意于仕途,更倾向于自然与隐逸的生活。"苍狗浮云"象征变幻莫测的命运,而"西山采蕨食薇"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词人担心自己来得太晚,可能让龙首峰的山灵感到惊讶,流露出一种自我调侃的幽默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坚定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