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鱼》
《六鱼》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寂历空山清梦馀,一枝斜映六窗虚。

幽人抱镜临秋水,老衲凭松读梵书。

坐石不知寒夜永,闻香方觉朔风初。

春深正恐无寻处,珍重衡门影自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生活画卷。首联“寂历空山清梦馀,一枝斜映六窗虚”以“寂历”、“空山”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随后以“清梦馀”和“一枝斜映六窗虚”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仿佛诗人正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与世隔绝,心神合一。

颔联“幽人抱镜临秋水,老衲凭松读梵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主题。幽人(隐士)手持镜子,对着清澈的秋水自照,既表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自省,也暗示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老衲(和尚)则在松树下阅读佛经,体现了宗教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颈联“坐石不知寒夜永,闻香方觉朔风初”描绘了诗人或僧侣在寒冷的夜晚静静地坐着,直到闻到远处的香气才意识到凛冽的北风已经来临。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也暗示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接纳。

尾联“春深正恐无寻处,珍重衡门影自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珍惜之情。在深冬之后,春天的到来被看作是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象征,而“珍重衡门影自疏”则意味着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光明,强调了心灵的富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隐逸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时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颂古一首

双林树下手摩胸,说有谈无恣脱空。

若谓瞿昙曾入灭,错教啼鸟笑春风。

(0)

颂古十首·其三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攲枕梦何处,两峰清霜晓未收。

(0)

过故城

故城深巷长苍苔,一度经过一度哀。

尚有楼台搀雨出,岂无花柳向春开。

十年心事今宵梦,千里家书昨日回。

莫上灞陵桥上望,楚天云尽蜀波来。

(0)

句·其三十一

移家临丑石,阻地得灵泉。

(0)

句·其十七

林断城隍出,江分岛屿回。

(0)

句·其八十

朱旗凌雪卷,画角入云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