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其一》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隔户杨柳弱袅袅,孰知茅斋绝低小。

人生留滞生理难,强移栖息一枝安。

朋知来问腼我颜,安得广厦千万间。

青春欲尽急还乡,身欲奋飞病在床。

荆扬春冬异风土,终日戚戚思羁旅。

形神寂寞甘辛苦,世人那得知其故。

自断此生休问天,浊醪粗饭任吾年。

将诗不必万人传。

小儿学问止论语,恰有三百青铜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首句“隔户杨柳弱袅袅”以轻柔的柳条起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流转,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孰知茅斋绝低小”一句,通过描述简陋的居所,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与简朴。

“人生留滞生理难,强移栖息一枝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生活不易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困境中寻求一丝安宁的心态。“朋知来问腼我颜”,写出了朋友来访时内心的尴尬与羞愧,可能是因为疾病或生活状况不佳而感到不自在。“安得广厦千万间”借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青春欲尽急还乡,身欲奋飞病在床”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焦虑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但现实却是身体被疾病束缚,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荆扬春冬异风土,终日戚戚思羁旅”进一步强调了地域差异带来的思乡之情,以及长时间远离家乡的苦闷。

“形神寂寞甘辛苦,世人那得知其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自断此生休问天,浊醪粗饭任吾年”则是对命运的自我接受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将诗不必万人传”则流露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纯粹追求,不求广泛流传的淡泊心态。

最后,“小儿学问止论语,恰有三百青铜钱”以家庭琐事收尾,既体现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语言质朴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赠汉阳罗生

白云红叶汉江湄,屈宋精灵应在兹。

人似女巫多姣服,天生南楚好微辞。

双吹玉笛招黄鹄,一变离骚作竹枝。

神禹庙前波浩淼,系舟同读岳山碑。

(0)

病起作·其三

处顺吾何事,馀生且复留。

药劳贤太守,方得古丹丘。

未死终无用,非仁岂有求。

自今除痛苦,更得几春秋。

(0)

苦雨作·其三

无人招越散,魂爽有无中。

老为多哀痛,愁因久困穷。

桁衣悲贱妾,瓶粟苦衰翁。

雨阻东门出,餔糜过屡空。

(0)

癸酉秋怀·其二

今年摇落早,风木助予悲。

岁又将寒候,天无复曙时。

病难依墓久,贫易出门迟。

明发何曾寐,幽幽灯火知。

(0)

赠罗颢甫五十又一生日·其三

寡过惭蘧瑗,行年五十馀。

精微惟学易,老大欲抛书。

健未家庭杖,贫应市井居。

无成吾著述,祗恨费居诸。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一

惠妃能苦战,巾帼有功勋。

庙貌香炉峡,风流锦伞军。

神鸦喧饮食,仙蝶乱衣裙。

签语期相助,扬灵向阵云。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