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融·其二》
《明融·其二》全文
宋 / 杨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妙绝虚明万里光,融融静静渺茫茫。

其间变化无踪迹,却有方圆与短长。

仰首看空閒顾盻,聚头窃语足商量。

竹稍忽作潇然韵,正是云门第一章。

(0)
注释
妙绝:极妙无比。
虚明:虚无而明亮。
万里光:广阔的光芒。
融融静静:明亮而宁静。
渺茫茫:无边无际。
变化无踪迹:难以察觉的变化。
方圆与短长:形状各异,或大或小。
仰首:抬头。
顾盻:环顾。
窃语:低声交谈。
竹稍:竹子的梢部。
潇然韵:悠然的韵律。
云门第一章:云门寺或音乐曲目的第一部分。
翻译
奇妙无比的虚空中洒满万里光芒,明亮而宁静,广阔无垠。
其中的变化无从捉摸,却又存在着方圆和长短的形态。
抬头仰望天空,环顾四周,低声交谈,充满了讨论和商议。
竹梢突然展现出悠扬的韵律,这正是云门第一部乐章的开始。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明融(其二)》,创作于宋朝,由诗人杨简所撰。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山水诗。全诗通过对光影变化、空间广阔以及自然之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丰富。

开篇“妙绝虚明万里光”一句,以“妙绝虚明”四字铺陈出天地间的辉煌景象,而“万里光”则形容日光所及之广,营造了一个开阔无垠的视野。紧接着,“融融静静渺茫茫”描绘了一种柔和而深远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宁谧的自然之中。

“其间变化无踪迹,却有方圆与短长。”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变化无常却又自成规律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感知的同时,也表露了一种超越物象之上的哲理思考。

“仰首看空閒顾盻,聚头窃语足商量。”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思与天地相连,通过仰望天空和细腻观察周围环境来体会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在暗示着对宇宙之谜的深刻探索。

“竹稍忽作潇然韵”一句,则以轻盈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中微妙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体验。最后,“正是云门第一章。”则表明诗人对这份感悟与情境的珍视,将其视为心灵世界中的首要篇章。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展现,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深邃的艺术空间。

作者介绍

杨简
朝代:宋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猜你喜欢

答华阴宋先觉

云台清集忆当年,诗笔逢君厌老拳。

后会邈如千里远,壮怀不似十年前。

风帘摇曳桥南酒,烟树溟濛渭北天。

咫尺灵山飞不到,梦魂长绕玉?莲。

(0)

从猎口号四首·其三

烂烂龙旂捧日旂,从臣遥认赭红衣。

天王清晓亲弧矢,初合今冬第一围。

(0)

次韵李公度

瓶有储粮鬓有丝,蹉跎岁晚坐书痴。

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

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

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

(0)

春半喜晴

阴寒二月雪含云,两日开晴淑景新。

借问海棠红几许,杏花杨柳不曾春。

(0)

枕上听雨

卧听羯鼓打凉州,元是芭蕉细雨秋。

庭际玉簪开几许,小窗特地莫香幽。

(0)

拟回文四首·其一

春波绿处归鸿过,夜月明时飞鹊愁。

人去附书将恨寄,莫山云断倚高楼。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