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烂龙旂捧日旂,从臣遥认赭红衣。
天王清晓亲弧矢,初合今冬第一围。
烂烂龙旂捧日旂,从臣遥认赭红衣。
天王清晓亲弧矢,初合今冬第一围。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狩猎活动的壮观场景。首句“烂烂龙旂捧日旂”以“烂烂”形容旗帜的辉煌,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光辉;“龙旂”和“日旂”分别代表了帝王的尊严和太阳的光明,两者并置,寓意着皇帝如同太阳般照耀四方,引领着国家前进。
次句“从臣遥认赭红衣”,描述了随从们远远地辨识出那些穿着赭红色衣服的官员,赭红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于高级官服的颜色,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列之盛,以及皇家出行的庄重与秩序。
第三句“天王清晓亲弧矢”,点明了皇帝在清晨亲自拿起弓箭,准备狩猎。这里的“天王”是对皇帝的尊称,“弧矢”指的是弓箭,是中国古代常见的狩猎工具。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皇帝的勇武与亲民,也暗示了他对于国家事务的亲力亲为,以及对军事训练的重视。
最后一句“初合今冬第一围”,说明这是冬季第一次进行的围猎活动。“初合”意味着开始,而“第一围”则强调了这次围猎的重要性,可能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或是为了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国泰民安。这句话通过时间的设定,将整个场景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金代皇帝参与狩猎活动的宏大场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军事训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
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
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
晚庭谁与追凉。
清风散荷香。
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
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
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
暮雨消烦暑。
房栊□、顿觉秋意如许。
天高云杳,山横绀碧,桂华初吐。
空庭静掩桐阴,更苒苒、流萤暗度。
记那时、朱户迎风,西厢待月私语。
佳期易失难重,余香破镜,虽在何据。
如今要见,除非是梦。
几时曾做。
人言雁足传书,待尽写、相思寄与。
又怎生、说得愁肠,千丝万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