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处,漠漠烟和雨。
望眼入青冥,共翩?翔空轻羽。
壮怀消尽,冷澹作溪山,天欲语,诗可谱。
到纸愁成缕。三间茅舍,何问谁为主。
翠墨染须眉,便瞬息形骸尔汝。
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昏又晓,今更古。
往事都尘土。
春来何处,漠漠烟和雨。
望眼入青冥,共翩?翔空轻羽。
壮怀消尽,冷澹作溪山,天欲语,诗可谱。
到纸愁成缕。三间茅舍,何问谁为主。
翠墨染须眉,便瞬息形骸尔汝。
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昏又晓,今更古。
往事都尘土。
这首《蓦山溪》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该词以春天景色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空灵而淡泊的画面。"春来何处,漠漠烟和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仿佛春天的到来被烟雨轻轻遮掩。接着,词人将视线投向远方,与飞翔的轻羽一同翱翔在青冥之间,寓言性地表达了内心的豪情壮志逐渐消融,心境变得清冷,如同溪水山峦般静谧。
"天欲语,诗可谱",暗示着词人心中涌动的情感无法言表,只能寄托于诗篇之中。然而,当情感化为愁绪,落笔成文时,却又愁绪万千,难以自抑。"三间茅舍,何问谁为主",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即使身处简陋居所,也无心计较身外之事,只关注内心世界。
"翠墨染须眉,便瞬息形骸尔汝",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时光易逝,人事如梦,转眼间连形体都变得模糊不清。"百年如梦,容易一声钟,昏又晓,今更古",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流转。最后,词人以"往事都尘土"收束,表达对过去一切的淡然和对未来的超脱。
整体来看,姚华的这首《蓦山溪》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靖节昔高尚,令孙嗣清徽。
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
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