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竹同迷耳亦为作诗凡得三绝句·其二》
《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竹同迷耳亦为作诗凡得三绝句·其二》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霜红雪白不同时,春到骚人了未知。

素艳底应成偃蹇,练裙缟袂且追随。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梨花的美丽与竹子的清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霜红雪白不同时”,巧妙地将梨花的白色与竹叶的绿色进行对比,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预示着梨花虽美,却不能长久,如同短暂的春天一样。

次句“春到骚人了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敏锐感知,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这里的“骚人”泛指文人墨客,诗人通过这一称谓,强调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欣赏者。

接着,“素艳底应成偃蹇,练裙缟袂且追随”,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梨花的素雅之美,将其比作穿着白色裙子的女子,既表现了梨花的纯洁与高雅,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标题: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竹同迷耳亦为作诗凡得三绝句(其二)”部分,是诗人的自我解嘲与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的表达。他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巧妙地解释了自己为何在寻找梨花的同时,也对竹子情有独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全面欣赏和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梨花的美丽,还通过与竹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徐君季纯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曰如舟取东坡为宛丘诗而云也过之欲为赋诗意到辄书故不免杂出君居龙游故有盈川之句诗臞云者盖初未识而为簿公曾元之所言也凡五首·其三

莫嫌学舍小如舟,容得平南酒拍浮。

试问梦为蝴蝶去,何如万里没轻鸥。

(0)

重阳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开遂成一绝

今年为况添萧瑟,无菊能酬九日杯。

天意似怜愁欲绝,故令岩桂为重开。

(0)

重过东湖二首·其一

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

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

(0)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中得公所题诗赋六绝句·其四

故相曾兴告讦风,一时多坐语言中。

乃知复壁遮防意,是谓知公亦爱公。

(0)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其七

并竹作门亭得山,我来还值雪消残。

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

(0)

次韵衡州先生除夕绝句

怀抱因公得好开,鬓须嗟我怕年来。

敲门既辱频传句,守岁仍呼共引杯。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