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须饱腹,农事其本根。
安坐而取食,愧耻何可言。
我曹蒙祖泽,以有此田园。
儒衣吓乡里,道义未能敦。
秋成属登稼,耞板响朝昏。
间携小儿子,观获前山村。
割把汗流体,打取兼劳烦。
岂敢惜艰苦,颗粒天地恩。
儿曹嗜果饵,且饭意不存。
那知养命主,农夫尔宜尊。
古人出躬耕,立功弥乾坤。
游闲了一生,不如犬与豚。
人生须饱腹,农事其本根。
安坐而取食,愧耻何可言。
我曹蒙祖泽,以有此田园。
儒衣吓乡里,道义未能敦。
秋成属登稼,耞板响朝昏。
间携小儿子,观获前山村。
割把汗流体,打取兼劳烦。
岂敢惜艰苦,颗粒天地恩。
儿曹嗜果饵,且饭意不存。
那知养命主,农夫尔宜尊。
古人出躬耕,立功弥乾坤。
游闲了一生,不如犬与豚。
这首清代诗人吴敏树的《七月十二日携儿侄西村观获示之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和对农事的尊重。诗中强调了农业的基础性,指出人们应当感恩祖业,珍惜粮食,亲身参与农事。诗人穿着儒衣在乡里显得不合时宜,他意识到自己作为读书人未能深入实践道义,而农民的艰辛劳作实为生活之本。
诗人带儿子侄子去观看秋收,目睹农民挥汗如雨、早出晚归的辛勤,体会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他借此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尊重农夫,因为农夫是滋养生活的源泉。他还引用古人躬耕的典故,表达出对勤劳精神的敬仰,认为即使游手好闲,也不如农民的实实在在。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和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道德教诲意义。
昊天懵懵,四海汹汹。赵氏终衰,妖孽景从。
我生不辰,咨嗟风雨。一木难支,劝君解组。
妾身邀隐,君志尽忠。愿学仲连,甘蹈海东。
举世须眉,何殊巾帼。偏我妇人,尚知报国。
有女贞洁,有男才良。素解大义,不负纲常。
白日欲落何王宫,腥云颓树生烈风。
猕猱几年争聚族,饥蟒狞狰攫人肉。
熊豨肆毒夜横行,刺蛆刲血多飞鼪。
萤尻吐燄大如鹜,照见女鬼迎新故。
寒更鸱吻空哀哀,谁能化鹤还归来。
山都冶夷总难记,妖狐吹火月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