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画景·其四》
《杂题画景·其四》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历乱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

只因独自携琴去,小荅松篁太古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独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历乱茅堂草树深”以“历乱”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草木丛生、屋舍隐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隐居踪迹杳难寻”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隐秘,仿佛他与世隔绝,难以被外界发现。

“只因独自携琴去”一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他不仅隐居于山林之中,还带着琴,寻找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这里的“琴”不仅是乐器,更是心灵的伴侣,象征着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一句“小荅松篁太古音”,将画面推向高潮。通过“小荅”一词,描绘了隐士在松竹间弹奏琴曲的情景,那悠扬的琴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与自然界的和谐之声融为一体。这不仅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共鸣,也暗示了他对原始、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在艺术与自然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立冬日早朝值雪

抟风揽雾冬仍见,急霰翻霙晓未分。

银烛实增光照耀,玉垆犹郁气氤氲。

漫挥凤藻酬黄竹,已办龙裘想翠云。

安得向来词赋客,挥毫常侍圣明君。

(0)

题徐氏云林草堂

选胜辞金谷,探幽慕辋川。

近郊聊可卜,初地不离禅。

风景原尘外,云山即眼前。

徐陵多藻思,来草玉台编。

(0)

香山杂咏·其一

山深本自无烦暑,雨后兼之多爽风。

仍是静宜游眺处,会心每不与前同。

(0)

玉乳泉

夤缘穿薜径,迤逦入松门。

玩水因清暑,寻流亦到源。

暗琴淙乳窦,明镜漾云根。

不息成功德,酌之随缶盆。

(0)

杂花

杂花不计名,纷敷傍锦砌。

散风兰麝芬,烘日云霞丽。

胜桃李辞春,共楸梧含翠。

不怨韶光徂,却益夏园致。

夜来甘雨足,绿窗喜新霁。

丁星霏露英,错落垂烟穗。

品方秀而野,姿纵天不媚。

丛底留蛩吟,房边迟蝶翅。

禾黍庆既沾,恩膏许旁逮。

(0)

白云观

清都閟岁年,咫尺凤城西。

旧迹传日下,愧我未留题。

西巡返翠华,阳月迎朝曦。

迤逦阜成门,紫府路左陲。

讵为游仙来,聊因便道宜。

延缘步石阙,揭要雕横楣。

云章凤篆间,将谓多神奇。

圆圆图太极,鼻祖自濂溪。

七真殿实古,联语出张芝。

如何舍孔孟,而云交坎离。

净室最幽閒,墨胎坐处机。

设云藉是传,非得乃失之。

木钵诚臃肿,似有妙偈垂。

其后峙涂阁,拾级登云梯。

帝载无不通,何况俨在兹。

瞻礼祈有年,所愿恒如斯。

徘徊抚庭植,松柏拿虬枝。

约略考建置,细睇无年碑。

两朝垂宝翰,焕若云霞披。

懿此长春宫,佳胜孰与齐。

含毫纪初历,风日洵恬熙。

广成世间少,访道且迟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