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昌花》
《赵昌花》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要识洛阳姚魏面,赵昌著色亦名家。

可怜俗眼无真赏,不宝丹青宝墨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chānghuā
sòng / liúzhuāng

yàoshíluòyángyáowèimiànzhàochāngzhemíngjiā

liányǎnzhēnshǎngbǎodānqīngbǎohuā

翻译
要想见到洛阳姚魏的风采
赵昌的绘画技艺也是当时的大家
注释
姚魏:指唐代画家姚最和魏晋时期的画家魏正始,都是当时的绘画名家。
赵昌:北宋时期著名的花卉画家。
著色:绘画着色。
亦:也。
可怜:可惜。
俗眼:普通人的眼光。
真赏:真正的欣赏。
宝:珍视。
丹青:泛指绘画艺术。
墨花:水墨画中的花卉。
鉴赏

此诗描绘了画家赵昌的高超技艺,以及当时人们无法真正欣赏其艺术价值的情形。首句“要识洛阳姚魏面”以洛阳和姚黄、魏紫两位著名画家的名字来强调赵昌作品之珍贵,表明赵昌的绘画技艺在同行中已有相当高的地位。

“赵昌著色亦名家”进一步肯定了赵昌作为画家的声誉和地位。他不仅是洛阳姚魏面之流,而且他的着色技法也是颇受推崇的。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俗眼无真赏,不宝丹青宝墨花。”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观众品味浅薄,无法辨识真正艺术价值的哀叹。这里,“俗眼”指的是一般不具备深刻艺术鉴赏能力的大众,而“无真赏”则强调他们的评价往往缺乏深度和准确性。“丹青宝墨花”形象化地代表了绘画中的精华部分——色彩与线条,然而这些美妙之物在大众眼中并未得到应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画家技艺的高超与观者品味的平庸,抒发了诗人对于艺术不被真正理解和欣赏的悲哀。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艺术作品价值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的现实。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姜相峰前祠·其二

早岁声名起日南,暮年病骨卧烟岚。

死生有地皆天命,不用人间更疾谗。

(0)

游琅琊寺

滁阳饶古迹,山水境幽然。

名流相接踵,题咏日纷繁。

我来值长至,欲一向山前。

适逢豪侠友,相约入林渊。

巉岩如虎伏,苍松似龙眠。

少憩闻清磬,徐步览名泉。

山僧供茗碗,不为礼数牵。

坐卧兴夷犹,啸傲山之巅。

(0)

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其十渔艇

世路风波恶,扁舟去住轻。

中流发清唱,千古有遗声。

(0)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其二

独明大义晓多方,烱烱精忠贯日光。

开拓荆榛资蜀汉,驱除鬼蜮老关张。

司徒岂足知邪正,著作宁能识短长。

公论到头须后世,至今尸祝未能忘。

(0)

再用韵

斯文从昔患多方,今日因公晦复光。

心法祇传书一卷,文华那用纸千张。

窗前草色沿阶翠,川上波流极目长。

此意更须公指示,后来□□月无忘。

(0)

次韵刘寺簿临蒸精舍落成

濂溪当日起南方,千载斯文有耿光。

遗俗至今尊孔孟,后生谁肯学苏张。

贤关莫叹吴天远,精舍今临楚水长。

试问坐中谁鼓瑟,舞雩风味想难忘。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