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瞑投海口庵和入寺》
《瞑投海口庵和入寺》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野寺半无门,老佛忘其尊。

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

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

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

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

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寺庙景象,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与行动,展现了对佛教信仰的深切感悟。

首句“野寺半无门”,点出寺庙的荒废,暗示了其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接着“老佛忘其尊”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佛像以生命,表达出时间流逝,佛像也失去了往日的庄严与被尊崇的状态。随后,“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衰败,僧侣们因故流离失所,不再守护这片圣地。

诗人自述“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显示出他对寺庙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寺庙荒废之时,仍以佛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两句,以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真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试图打破常规,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或许是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而“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则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反映了寺庙环境的寂静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描绘了夜晚的寺庙,虽然周围世界依然喧嚣,但寺庙内却保持着一份宁静与庄严。最后,“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表达了诗人深夜独自诵读佛经,借灯火照亮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内心安宁与精神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壬午下第庆亲生旦舟中用前韵

严亲初度值斯辰,飘泊江湖愧此身。

白鹤杳人天外信,四官负我榜头名。

孤蓬徒极云边目,杯酒难伸膝下情。

谩指冈陵遥祝寿,西风为寄白头人。

(0)

总司考送广州府发落出门自慰

且喜苍天秋未残,黄花还放世人看。

寒梅更有春消息,谈笑封侯应不难。

(0)

谒陈草堂

笑入草堂来,庭花喜开遍。

春风吹我怀,如见草堂面。

(0)

秋日黄花酒六首·其四

石道黄花细,柴荆白酒香。

此尊齐天寿,何止傲侯王。

(0)

草堂看花十二首·其二

初觉花开三两枝,便看烂熳更相宜。

从今难却春风意,日日花前醉酒卮。

(0)

畎亩

畎亩荆桑外,孤亭草雾中。

青莎晴白日,黄鸟舞春风。

花下琴书并,人间巾履同。

尚思高卧稳,因此拟华嵩。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