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颜鲁公帖》
《观颜鲁公帖》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吾拜鲁公帖,凛然气如生。

终身大唐臣,千载名峥嵘。

愧彼今之人,兽心蠹天经。

(0)
鉴赏

这首诗《观颜鲁公帖》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通过对颜鲁公(颜真卿)书帖的观感,表达了对颜鲁公人格与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首句“吾拜鲁公帖,凛然气如生”,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颜鲁公书帖的敬仰之情,仿佛颜鲁公的精神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其正直刚毅之气仿佛能触动人心。接着,“终身大唐臣,千载名峥嵘”两句,高度概括了颜鲁公一生忠诚于大唐王朝的高尚品德,以及他留下的千古美名,彰显了颜鲁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颜鲁公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当代社会的反思。“愧彼今之人,兽心蠹天经”这两句,直指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强烈不满。这里的“兽心”比喻人性的堕落,如同野兽般丧失了人类应有的道德与理智;“蠹天经”则暗指那些破坏、侵蚀了国家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人,如同蛀虫一样侵蚀着社会的根基。

整首诗通过对比颜鲁公的高尚品质与当代社会的种种弊端,既是对颜鲁公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题李德瞻壁间相看不厌图

窗前图画胜玄关,怪石长松九夏寒。

寄语山灵休厌客,清风明月好相看。

(0)

白杨行

钟陵东门白杨树,行人指点是双墓。

墓中夫妇俱少年,一双白璧薶黄泉。

黄泉相逢语呜咽,一一从前向郎说。

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归白骨还。

当时自画蛾眉样,今日却写郎容颜。

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

生时不得逐郎行,死时却与郎同穴。

丹青遗像留人间,年年泪竹寒生斑。

当年曾过延平渡,还见双龙化剑湾。

堂前既无父与母,堂下又无儿与女。

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

六朝盛事付流水,忠义几人能到底。

秋风月冷凤凰来,与郎同上吹箫台。

(0)

题画

扰扰黄尘没马鞍,几人消得此中閒。

绿阴清昼深如水,饱看溪南雨后山。

(0)

井南丹室

仙翁隐处存丹井,汲井怜君复鍊丹。

朱汞□随云气合,翠烟晴掩月光寒。

鬼知火候窥灵灶,虎作人形护药阑。

我亦卜邻从此老,蓬莱不隔海漫漫。

(0)

酬别宋赞善大夫景濂二首·其二

大秀千峰菡萏开,玉梁高接九仙台。

预从山顶结茅屋,待得先生跨鹿来。

(0)

咏荷叶

圆缄初出水,规盖已迎风。

色迷青鸟度,荫密戏鱼通。

裁衣偏觉爽,酌酒乍如空。

向晓珠摇荡,时泻玉盘中。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