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鸿铩翮一鸿翔,泪别他乡调叶商。
厷厷琴声欢楚泽,飞飞凫影映清湘。
文章自可当名盛,异迹何难跨循良。
玉笥山头为致讯,问天天渺亦骚肠。
一鸿铩翮一鸿翔,泪别他乡调叶商。
厷厷琴声欢楚泽,飞飞凫影映清湘。
文章自可当名盛,异迹何难跨循良。
玉笥山头为致讯,问天天渺亦骚肠。
这首诗描绘了在艰难时期,诗人送别友人杨符六前往湘阴任职的情景。首句“一鸿铩翮一鸿翔”以两只大雁的形象,象征着友人即将离别,一只受伤(铩翮)一只飞翔,隐喻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接着,“泪别他乡调叶商”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情,友人在异乡的泪水,以及调叶商的音乐,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厷厷琴声欢楚泽,飞飞凫影映清湘”两句,通过琴声和凫鸟的影像,营造出一种虽在忧患中仍怀乐观的氛围。琴声在楚地回响,凫鸟在清澈的湘江上飞翔,展现了即便身处困境,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文章自可当名盛,异迹何难跨循良”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认为他的文章足以让他名声显赫,而他所经历的不同寻常的事迹,也足以超越一般的官员,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和能力。
最后,“玉笥山头为致讯,问天天渺亦骚肠”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与担忧。站在玉笥山头,向天发出问候,即使天边渺茫,心中的忧虑依然如同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一般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还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事业与人生的美好祝愿,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
束发承恩领边务,长剑划破阴山雾。
从行李氏四十人,兄弟今存雄与库。
曳杖相逢村树边,把手殷勤问新故。
君年十八今五十,人生信如草头露。
边霜如刀割人面,犹记当时逞雄健。
异身同命走殊域,手指堕落心无閒。
即今垂死骨髓枯,一中秋风肌肉颤。
语罢淫淫涕如霰,不死他时再相见。
感之赠以钱一串,亦知贱子长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