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玉蟾上,想为惜时留。
桐影阑干露,花阴络纬秋。
疏砧来远墅,凉籁入高楼。
天地望中阔,山川诗里收。
迟迟玉蟾上,想为惜时留。
桐影阑干露,花阴络纬秋。
疏砧来远墅,凉籁入高楼。
天地望中阔,山川诗里收。
这首《秋夕》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凄美。诗中的“迟迟玉蟾上”以缓慢上升的月亮起笔,营造出一种时间仿佛静止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想为惜时留”一句则直接抒发了对时间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桐影阑干露,花阴络纬秋”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桐树的阴影在栏杆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露珠在月光下闪烁,而络纬(即纺织娘)的叫声在花丛间回荡,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
“疏砧来远墅,凉籁入高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凉爽。远处的砧声,可能是织妇们在夜晚劳作的声音,与高楼上传来的凉风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天地望中阔,山川诗里收”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七闽一都会,乃是无诸城。
海近气物异,山遥风候清。
宦游过乡美,君禄及亲荣。
去去倚门念,溪船归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