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蔌烹香进旧醅,鹤仪道士住蓬莱。
青山曲曲藏修竹,红叶茎茎映碧苔。
孔盖蔽空双立桂,龙腰偃地半枯梅。
清风又引群贤会,何必花时逐众来。
野蔌烹香进旧醅,鹤仪道士住蓬莱。
青山曲曲藏修竹,红叶茎茎映碧苔。
孔盖蔽空双立桂,龙腰偃地半枯梅。
清风又引群贤会,何必花时逐众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隐逸生活画卷。首句“野蔌烹香进旧醅”,以朴素的野菜烹煮出香气,搭配陈年的酒,营造出一种质朴而温馨的氛围。接着,“鹤仪道士住蓬莱”一句,借鹤与道士的形象,暗示了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蓬莱则象征着仙境般的理想之地。
“青山曲曲藏修竹,红叶茎茎映碧苔”两句,通过描绘蜿蜒的青山、修长的竹子、红艳的枫叶与碧绿的苔藓,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这种自然景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孔盖蔽空双立桂,龙腰偃地半枯梅”中,“孔盖”可能是指桂树的枝叶茂盛,遮天蔽日;“龙腰”和“半枯梅”则可能是对梅树形态的生动描绘,既表现了梅树的坚韧不拔,也暗含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清风又引群贤会,何必花时逐众来”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友谊和精神交流的珍视,认为真正的聚会并不在于特定的时节或场合,而在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这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层面的交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高远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