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无限愁,后人何必效。
只好笑呵呵,不损红妆貌。
西施无限愁,后人何必效。
只好笑呵呵,不损红妆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梅花喜神谱(其十三)》。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貌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西施无限愁”,这里提到的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她的容颜如同传说一般,令人向往。但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赞美之中,而是深入探讨了背后的故事——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愁绪。这不仅展示了西施的悲剧色彩,也反映出诗人的深刻情感体验。
“后人何必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后世追求完美外貌的无奈和批判。诗人认为,后来的世人如果只是盲目模仿,而不理解内在的情感世界,那么这种追求就显得毫无意义。
接下来的“只好笑呵呵,不损红妆貌”,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美的另一种理解。这里的“笑呵呵”是指一种从容不迫、自在悠然的态度,而“不损红妆貌”则强调了这种状态下,外在的美丽并未受损。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悲哀和愁绪的情感境界,即便是在困顿中,也能保持一种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四句话通过对西施这一古代美女形象的再创造,探讨了美貌与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美学追求的独到见解。
我迁汉阳居,君为建阳掾。
江山几千里,何当重会面。
身世波上萍,岁月弦上箭。
自古以叹嗟,不古乃独见。
为仁岂由人,弘道道该遍。
万生无终穷,同我一方便。
壑源春焙香,黄鹂静中啭。
简书有光阴,归坐亦可燕。
此事入高明,了了为君见。
舟车暂西东,勿受离情转。
山栖尝胆时,祸胎久已孕。
欲令苏台倾,端俟天人应。
夫子实奇才,大事力能胜。
中分句践忧,内外各宜称。
一鼓雪前羞,功名在乘兴。
向非断以独,未必还千乘。
荆棘梗寒宫,晨朝露常凝。
可怜东门眼,至此不得瞪。
乌喙鲜克终,天道亦恶剩。
脱身海上来,嘉言谁与赠。
位高金更多,所向岂蹭蹬。
况有绝代姿,提携充妾媵。
试看剑头血,何如穷绝磴。
由来进退间,处之贵不懵。
孤坟忽生疑,文献良足證。
吴人未忘情,高楼时一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