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风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己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难断张仪舌。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
会有溧水公,荐书来不绝。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风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己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难断张仪舌。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
会有溧水公,荐书来不绝。
这首诗以连续的"咄咄"表达出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感叹,暗寓仕途的艰难。诗人借骏马在平坦路上也会失蹄,暗示方及民罢官归乡的不易。接着,他以天风与凤翅的比喻,强调了才能过大有时反受其累,暗示了方及民才华出众却遭遇挫折。诗人鼓励朋友要果断抉择,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像阮籍那样坚持,但同时也要警惕如张仪般善于言辞的陷阱。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诗人以树木和紫薇的自然现象,寓意时机未到不必急于求成,暗示方及民的东归是暂时的,未来还有机会。最后,诗人期待有如溧水公这样的贤者推荐,使方及民的仕途之路重新打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胡仲弓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见解。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