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蒙的作品,名为《题弟暨述书赋后》。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中作者写道自己接受命令要离开家乡,每次想起归途都倍感肠断。这不仅反映了古人离别时的哀愁,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这两句,提到的是故土留下的衣物和已逝去的乐器,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季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子敬”则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与琴相联系,或许是在提及一个与音乐相关的记忆。
接着,“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才能和荣誉的赞赏。这里的“吾弟”指的是诗人的兄弟,而“才名荷宠光”则是说兄弟的才华在当时得到了承认和尊重。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一句,展示了兄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能够创作出流传后世的小型乐府诗,即“小雅”,以及能写出超越古代名篇《长杨》这样的赋体作品。这里的“小雅”和“长杨”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著名篇章,分别来自《诗经》和《文选》,显示了兄弟在文学上的造诣。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则是说诗人的情感之深沉,跨越了数千里的距离,哀叹声中藏着无尽的忧伤。这里的“流转”指的是情感的传递,而“悲啼”则形容这种情感的强烈。
最后,“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之美好记忆的渴望和期待。在古代文化中,紫荆树往往象征着高贵和坚韧,而“再芬芳”则是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再次绽放光彩。这里的“庭前”指的是诗人家中的前院,而“何日”则是在询问何时能重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故乡以及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朝阳古洞香山奥,蹊径几盘方得到。
深谷无景壁含风,芳杜烟萝相窈窱。
传闻仙姥此烧丹,云浆玉液供丹灶。
骑上茅龙何所之,虚无铛釜遗层峤。
茹芝辟谷学登仙,如可求兮愿执鞭。
仙缘苟无堕铁锁,退不可悔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