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
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
不烦计荣辱,此丧彼有获。
我琴终不败,无攫亦无醳。
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揠苗不待长,卖菜苦求益。
此郎独静退,门外无行迹。
但恐陶渊明,每为饥所迫。
凄风弄衣结,小雪穿门席。
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
朝来赋云梦,笔落风雨疾。
为君裁春衫,高会开桂籍。
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
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
不烦计荣辱,此丧彼有获。
我琴终不败,无攫亦无醳。
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揠苗不待长,卖菜苦求益。
此郎独静退,门外无行迹。
但恐陶渊明,每为饥所迫。
凄风弄衣结,小雪穿门席。
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
朝来赋云梦,笔落风雨疾。
为君裁春衫,高会开桂籍。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风雨中独自静坐,回顾往事,对比现实,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生不自重视传统技艺,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期待。
首句“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以宏观时光变化,描写自然界春去秋来的循环,暗示人世间荣辱更迭的情景。紧接着,“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则通过季节转换和衣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温度感知。
“不烦计荣辱,此丧彼有获”显示诗人对功名利禄持平常心态,而“我琴终不败,無攫亦无醳”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守与自信,即便是世事变迁,也有精神上的坚持不倒。
“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表达了对于年轻一代放弃传统技艺、盲目追求的忧虑;“揠苗不待长,卖菜苦求益”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的写照。
“此郎独静退,门外无行迹”显示诗人选择了退出世俗纷争,独自静坐的隐逸生活。而“但恐陶渊明,每为饥所迫”则是对历史上因贫困而受苦的文人陶渊明的同情。
接下来的“凄风弄衣结,小雪穿门席”生动地描绘了寒冷天气中的景象,环境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感相互映照。
末尾的“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将人生的起伏看作是造物主的戏剧。而“朝来赋云梦,笔落风雨疾”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才华。
最后,“为君裁春衫,高会开桂籍”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关心或某种期待,或者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通过风雨的氛围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人生哲理。
帝命将臣,誓师于征。伯牙于庭,曰无刘我人。
曲阿惟唐,以及豫章。孽于南国,楚粤是疆。
我师孔武,聿禽其王。始怒皋皋,将臣不怿。
曰如上命,即起予疾。弓韬于衣,刃以不血。
收其石程,焚其侈淫。视于丁宁,筈羽不饮。
取其镈磬,以献于京。于庙告成,垓埏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