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晓坐四天王院》
《清晓坐四天王院》全文
宋 / 喻汝砺   形式: 古风

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

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

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

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

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

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

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独自坐在四天王院中,感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中的“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描绘了夜晚退去,晨曦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则展现了阳光透过缝隙,照亮了远方景色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他似乎与外界的纷扰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清明与回归,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净化和释放。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却保持着纯净与淡泊。“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留下的是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则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达,追求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而非物质的私欲。

最后,“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对后人的提醒,美好的事物不应被遗忘,而应被珍惜与传承。“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喻汝砺
朝代:宋

(?—1143)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建炎二年,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绍兴元年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改夔州路提点刑狱。因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有《扪膝稿》。
猜你喜欢

送叶叔羽寺丞持节淮东二首·其一

呼酒东西玉,探梅南北枝。

相逢长不款,此别有馀思。

古道寒如水,吾侪鬓已丝。

一生商略此,更待赠临岐。

(0)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其三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

看渠还玉署,老我正归耕。

(0)

林宏才秉义挽辞

行尽江南北,于何隐去休。

福清好云谷,老子得菟裘。

风采今千古,英灵閟一丘。

庭阶俱玉树,仲氏立鳌头。

(0)

和司法张仲良醉中论诗二首·其一

醉语醒犹记,来诗读转新。

不缘朋好密,其奈客居贫。

无乃阳秋误,云何鼠朴珍。

端令和者寡,敢以速为神。

(0)

和人七夕

爱月斜仍细,占星久未过。

浪传商用事,正苦汗成河。

蛛喜今宵缀,蝇憎昨日多。

吾文那乞巧,诗或拟阴何。

(0)

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其四

拣得疏花折得回,银瓶冰水养教开。

忽然灯下数枝影,唤作窗间一树梅。

岁律又残还见此,我头自白不须催。

相看姑置人间事,嚼玉餐香咽一杯。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