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公退吏人稀,露下西溪鹤未知。
一榻清香无著处,晓风残月独来时。
黄堂公退吏人稀,露下西溪鹤未知。
一榻清香无著处,晓风残月独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袭香亭在夜晚与清晨的独特魅力。
首句“黄堂公退吏人稀”,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黄堂是官署的象征,公退意味着官员下班,此时官署内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接着,“露下西溪鹤未知”一句,以露珠降落西溪,未惊扰到栖息的鹤,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鹤作为高洁之物,其未被惊扰的状态,更增添了诗境的纯净与超脱。
“一榻清香无著处”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袭香亭内的场景,榻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却找不到确切的来源,这种神秘而又迷人的香气,仿佛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产物,为袭香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最后,“晓风残月独来时”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微风轻拂,残月犹存,诗人独自前来,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袭香亭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独自行走其中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
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
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沈。
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
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
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
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银云缥缈。
正石梁倒挂,飞下晴昊。
早挽悬河,高泻鲸宫,洪声百步低小。
分明仙仗崆峒过,又化作,归帆杳杳。
倚参差,翠影红霞,远落明湖残照。
曾共呼龙夭矫。
几回过月下,先种瑶草。
九叠屏风,青鸟冥冥,更约谪仙重到。
昨梦骑黄鹄,飞不去、和天也笑。
等恁时、秋夜携琴,已落洞天霜晓。
章台路。
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
行人半倚户。
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
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
闻歌犹是淋铃处。
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
报伊共歌舞。
西去。
屡回顾。
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
玉关万里知何许。
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
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
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
溪山信美。
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
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
汀洲香泛兰芷。
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
垂钓饵。
这春水生时,胜有桃花鳜。
烦襟净洗。
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