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念张居士,逃名老石根。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鸣笛夜宜远,灯花晓更繁。
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
卧念张居士,逃名老石根。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鸣笛夜宜远,灯花晓更繁。
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夏夜有怀》,通过对张居士的怀念和对其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情。首句“卧念张居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张居士的仰慕。次句“逃名老石根”进一步强调了张居士选择避世,不追求世俗名声的高洁品质。
“学诗真得瘦”一句,通过“瘦”字,形象地刻画出张居士潜心于诗歌创作,以至于身心投入,达到了忘我之境。而“识字即空樽”则暗示他淡泊名利,即使识字读书,也只是为了内心的充实,而非追求功名富贵。
“鸣笛夜宜远”描绘了夜晚寂静的乡村,远处的笛声显得格外悠扬,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灯花晓更繁”则以早晨灯花的繁多,象征着时光流逝,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在黎明时分更为深切。
最后两句“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诗人表示无需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悲哀,因为他同样选择坚守自己的隐居生活,享受田园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