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泊江渚·其一》
《秋夜泊江渚·其一》全文
唐 / 李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

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

□风□□□,山月隐城楼。

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0)
翻译
夜晚听到树叶落下,以为是洞庭湖的秋天来临。
半夜起身抬头远望,只见长江水在流淌。
寒风吹过江面,城楼上山月已藏匿。
浔阳距离这里有几万里之遥,我日日夜夜独自划着小舟漂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泊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宁静、江水的流动以及个人心境的孤寂融为一体。开篇“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两句,以听觉感受捕捉了夜晚树叶落下的声音,并将其归因于洞庭湖边的秋意,既描绘出自然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对特定地域之情。

接着“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两句,通过诗人的夜半时分起身看望,恰好看见江水在月光下缓缓流动,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感。这里的“中宴”指深夜,“起望”表明诗人有所感悟和期待,而“沧江流”则是诗人所见,是他情感的寄托。

下面“风声潺潺,山月隐城楼”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风声潺潺”表达了一种连绵不断的声音,而“山月隐城楼”则是视觉与空间感受的结合,月光在山间穿梭,城楼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场景。

最后,“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扩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浔阳”为古地名,今属江西省,距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极远,这里的“几万里”,既是实指,又含有对遥远故土之思的无限延伸。而“朝夕泛孤舟”,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心中的寂寞。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细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深秋夜泊时的心境和情感流动。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作者介绍
李邕

李邕
朝代:唐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猜你喜欢

访晁进道归

树阴残雪半成泥,尚想狂花一尺围。

小雨似酥黄草尽,澄江如练白鸥飞。

未辞酒炙为公费,政恐亲知见面稀。

南市津头行艓子,无人识我醉中归。

(0)

秋夜杂书二首·其一

雨过凉生枕簟秋,楼头新月挂银钩。

且无挥扇劳纤手,只好烧香伴酒瓯。

(0)

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

寒拆天吴图,饥籴太官粟。

拾遗官在朝,何异老林麓。

英风想廉蔺,妙手传顾陆。

蒙茸头倾冠,駊騀镫脱足。

熊儿与阿叚,左右相扶逐。

生平经纶具,怅望青蒲伏。

穷涂付曲蘖,放意谢羁束。

草堂幸无事,尹骑时见辱。

清吟动霄堮,逸艳惊鱼目。

顾兹神明意,岂易丹青卜。

当时腰长镵,憔悴十指秃。

声名乾坤破,生事岁月促。

但闻列仙癯,岂见肉食墨。

企予攀逸驾,短步羞匍匐。

不能师广袖,乃尔好奇服。

嗜诗得隽永,徐味自当肉。

不知褒公贵,顾谓何郎俗。

穷通等梦幻,思虑自枨触。

苦吟秪效尤,呼盏进蚁绿。

(0)

大雪

今年未雪今日雪,地迥眼新人不嚣。

永巷扫除闻屐响,暮林翔集看鸦娇。

韵高雒下应难画,兴发山阴未觉遥。

想见茅斋已摧压,曲肱清梦到山椒。

(0)

送瑫上人往临平兼戏廓然

鹘瑫脑骨紧,脚力健生云。

叠数一万里,捷于臂屈伸。

肉佛不讥诃,称之返云云。

坐诵觉范诗,抄录亦甚勤。

群儿争欺之,伪杂以佗文。

瑫独颔不语,饭沙俱一吞。

湘西雪达旦,万树吐奇芬。

冻行如鹭鸶,雪泥溅衣裙。

解包呵直指,又作饥猿蹲。

放意说临平,想见禅诵群。

坐令冷斋中,忽然变春温。

明朝别我去,掣肘径出门。

便觉西湖月,夜坐生梦魂。

(0)

夏日西园

晚庭一霎过暑雨,高林相应山蝉鸣。

南窗梦断意索寞,床头书卷空纵横。

蔬畦日涉已成趣,起来扶杖园中行。

葵英豆荚小堪摘,矮榆高柳阴初成。

野禽啄果时落地,池塘盖水新荷平。

归来西屋斜阳在,原舍尚闻舂簸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