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未雪今日雪,地迥眼新人不嚣。
永巷扫除闻屐响,暮林翔集看鸦娇。
韵高雒下应难画,兴发山阴未觉遥。
想见茅斋已摧压,曲肱清梦到山椒。
今年未雪今日雪,地迥眼新人不嚣。
永巷扫除闻屐响,暮林翔集看鸦娇。
韵高雒下应难画,兴发山阴未觉遥。
想见茅斋已摧压,曲肱清梦到山椒。
这首诗《大雪》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描绘了大雪降临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首联“今年未雪今日雪,地迥眼新人不嚣”,开篇即点明主题,今年未见雪花,今日却迎来了大雪,大地因此而显得格外宁静,眼中所见皆是新景,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这里通过对比和视觉感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新奇的氛围。
颔联“永巷扫除闻屐响,暮林翔集看鸦娇”,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巷道的清扫声与傍晚树林中乌鸦的飞翔姿态。扫除声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韵高雒下应难画,兴发山阴未觉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雒下(洛阳)的高雅韵律难以用画笔描绘,而山阴之地的兴致却仿佛近在咫尺。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想见茅斋已摧压,曲肱清梦到山椒”收束全诗,诗人想象着自己居住的小屋已被大雪覆盖,但心中却有着清静的梦境,梦中的他或许正站在高山之巅,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联既是对现实情境的描绘,也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大雪降临前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