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袅袅,看姚黄魏紫、春风都揭。
恰值催妆新月上,天际一钩罗袜。
桂魄新弯,春酥才晕,浸得冰肌彻。
人间天上,相逢夫嫁时节。
莫待绣阁春深,秦楼月满,浪逐蜂和蝶。
总有幽辉窥宝镜,也料他人攀折。
芍药亭前,慈恩寺里,往事休重说。
十年一梦,可怜辜负花月。
流苏袅袅,看姚黄魏紫、春风都揭。
恰值催妆新月上,天际一钩罗袜。
桂魄新弯,春酥才晕,浸得冰肌彻。
人间天上,相逢夫嫁时节。
莫待绣阁春深,秦楼月满,浪逐蜂和蝶。
总有幽辉窥宝镜,也料他人攀折。
芍药亭前,慈恩寺里,往事休重说。
十年一梦,可怜辜负花月。
此诗《念奴娇》(其二)由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以牡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流苏袅袅”,描绘了轻柔飘逸的流苏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姚黄魏紫、春风都揭”一句,运用典故,将牡丹的品种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融合,展现出牡丹的高贵与美丽。
“恰值催妆新月上,天际一钩罗袜”两句,巧妙地将月光比作罗袜,形象地描绘了月色如丝,映照在牡丹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意境。接下来,“桂魄新弯,春酥才晕,浸得冰肌彻”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牡丹的色泽与质感,仿佛月光将桂花的光芒与春天的甜蜜融入牡丹之中,使其肌肤更加晶莹剔透。
“人间天上,相逢夫嫁时节”一句,将牡丹与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联系起来,暗示了牡丹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是人生美好瞬间的见证。接下来,“莫待绣阁春深,秦楼月满,浪逐蜂和蝶”几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提醒人们不要等到春深月满时,再徒然追逐那些短暂的快乐。
最后,“总有幽辉窥宝镜,也料他人攀折”两句,通过牡丹的幽光与宝镜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他人夺走的无奈与惋惜。“芍药亭前,慈恩寺里,往事休重说”几句,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的回忆与感慨,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十年一梦,可怜辜负花月”作为结句,以十年为时间跨度,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遗憾与对未能珍惜当下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
绿发红颜众省郎,漫随官长谒闽王。
褐荼罗伞驺前导,皮刺绳床仗后将。
举奠杯摇红蜡炬,捧宣人出紫泥香。
低头再拜齐称贺,回首熙熙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