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二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
《念奴娇·其二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流苏袅袅,看姚黄魏紫、春风都揭。

恰值催妆新月上,天际一钩罗袜。

桂魄新弯,春酥才晕,浸得冰肌彻。

人间天上,相逢夫嫁时节。

莫待绣阁春深,秦楼月满,浪逐蜂和蝶。

总有幽辉窥宝镜,也料他人攀折。

芍药亭前,慈恩寺里,往事休重说。

十年一梦,可怜辜负花月。

(0)
鉴赏

此诗《念奴娇》(其二)由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以牡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流苏袅袅”,描绘了轻柔飘逸的流苏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姚黄魏紫、春风都揭”一句,运用典故,将牡丹的品种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融合,展现出牡丹的高贵与美丽。

“恰值催妆新月上,天际一钩罗袜”两句,巧妙地将月光比作罗袜,形象地描绘了月色如丝,映照在牡丹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意境。接下来,“桂魄新弯,春酥才晕,浸得冰肌彻”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牡丹的色泽与质感,仿佛月光将桂花的光芒与春天的甜蜜融入牡丹之中,使其肌肤更加晶莹剔透。

“人间天上,相逢夫嫁时节”一句,将牡丹与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联系起来,暗示了牡丹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是人生美好瞬间的见证。接下来,“莫待绣阁春深,秦楼月满,浪逐蜂和蝶”几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提醒人们不要等到春深月满时,再徒然追逐那些短暂的快乐。

最后,“总有幽辉窥宝镜,也料他人攀折”两句,通过牡丹的幽光与宝镜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他人夺走的无奈与惋惜。“芍药亭前,慈恩寺里,往事休重说”几句,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的回忆与感慨,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十年一梦,可怜辜负花月”作为结句,以十年为时间跨度,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遗憾与对未能珍惜当下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寓海坛归即事

十年关塞未休兵,多少闾阎岁不宁。

客子买舟寻旧好,主人下榻慰飘零。

庭前老树风鸣屋,山外疏槐雨满汀。

当道诸公如问讯,为言卜隐傍林扃。

(0)

闻秋虫有感

秋虫集草树,凄声亦何繁。

行子在远道,岂不思故园。

黍稻上丘陇,鸟雀亦忺喧。

田园可将老,轩冕何足言。

(0)

松林午憩

松林坐久午风清,溪水潺潺树有声。

何处小舟撑柳外,来迎潮落去潮生。

(0)

题江西老人李颐齐手卷

闽海相逢一老翁,布袍蓝缕鬓毛蓬。

问渠何事萧条甚,似尔从前寂寞穷。

酒后尚能称草圣,愁来只用指书空。

如今江右犹烽火,未许平安附便鸿。

(0)

至正辛丑诏加福建国王为□□□□本省官属以正月初九为王诞日谒庙称贺走叨先行展敬礼道中欣逢仪仗之过马上有作戏呈幕府诸公

绿发红颜众省郎,漫随官长谒闽王。

褐荼罗伞驺前导,皮刺绳床仗后将。

举奠杯摇红蜡炬,捧宣人出紫泥香。

低头再拜齐称贺,回首熙熙乐未央。

(0)

纪行诗·其二十一

南坡延胜槩,一舍抵开平。

地蕴清凉界,天开锦绣城。

雷轰驼鼓振,霞绚象舆行。

填道都人士,瞻前戴圣明。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