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樯锦缆木兰舟。雨初收。碧波流。
书画轻装,落日捲帘钩。
江草江花看不厌,桥畔树,树边楼。
苏州才过又杭州。拢船头。踏春游。
越女如花,丝竹杂清讴。
太傅风流今又见,湖水上,可淹留。
牙樯锦缆木兰舟。雨初收。碧波流。
书画轻装,落日捲帘钩。
江草江花看不厌,桥畔树,树边楼。
苏州才过又杭州。拢船头。踏春游。
越女如花,丝竹杂清讴。
太傅风流今又见,湖水上,可淹留。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文人雅士的游历生活。开篇“牙樯锦缆木兰舟”,以华美的船只起笔,展现出南游者的奢华与尊贵。接着“雨初收。碧波流”,描绘出雨后天晴,碧波荡漾的清新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书画轻装,落日捲帘钩”一句,将画面进一步展开,轻装携带的书画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雅致,卷起的帘钩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日常感。紧接着“江草江花看不厌,桥畔树,树边楼”,通过“看不厌”的描述,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桥畔树,树边楼”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
下片“苏州才过又杭州”,以苏州、杭州两地的快速更迭,展现了南游的快速节奏和丰富内容。“拢船头。踏春游”,描绘了游人聚集在船头,踏着春天的脚步畅游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越女如花,丝竹杂清讴”,以“越女如花”形容女子之美,与“丝竹杂清讴”相映成趣,展现了江南女子的柔美与音乐的和谐。
最后,“太傅风流今又见,湖水上,可淹留”,以“太傅风流”暗喻文人的风雅,表达了对南游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整首词通过对江南风光和游人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岁寒堂前岁寒柏,接见东君无愧色。
正似屠龙方外人,绿鬓还生未垂白。
酒杯放手情已疏,可鄙当时背文客。
世态何足留齿牙,且践清阴坐幽石。
云门对面如有情,安得青童报消息。
莫使仙人开北扉,见我劳生空汩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