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柳柳州食虾蟆》
《答柳柳州食虾蟆》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押[效]韵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

虽蒙句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ǔliǔzhōushíxiāma
táng / hán

xiāmasuīshuǐshuǐbiànxíngmào
qiánghàowèishísuǒxiào

suīránliǎngchángnàicūnpào
tiàozhísuīyúngāonìngnào

míngshēngxiāngzhīnào
zhōugōngsuǒkānhuīchuídiǎnjiào

chóuhǎibīnhéngyuànmiánjué
kānpénglèiduōfèiěrzuòjīngbào

duānnéngbàishēngqìngrénggōngluànxuéxiào
suīménggōujiànjìngwénbàoxiào

zhànyuándǐngniánshúqiángshúbàiráo
rándāngdǐngwèidiàozhào

chūxiàhóujìnnéngshāoshāo
chángrǎnmánshīpíngshēnghǎo

érjūnwèigānshíhuànbào
lièjiàotóngquánshēnwèixiào

āizāishēnwèijiànhuízhào

注释
虾蟆:指蟾蜍。
变形貌:变化多端的样子。
蛙蛤:蛙和蛤蜊的统称。
股:大腿。
泞淖:泥泞。
周公:古代圣贤,此处指代有智慧的人。
海滨:海边。
鼎味:比喻高位者的待遇。
钓罩:钓鱼者,比喻清高的人。
蛮夷:古代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
豢豹:被驯养的豹子,比喻受人控制。
猎较:打猎比较。
翻译
虾蟆虽生活在水中,只是水中的样子变化多端。
它们自称蛙蛤,但实际上并无区别。
尽管有两条长腿,但背部皮肤皱裂且多疱疹。
虽然跳跃得很高,但心中总是在泥泞中挣扎。
它们叫声相呼应,毫无道理,只是制造混乱。
周公对此无法忍受,将其视为教训,留下训诫。
我选择在海边抛却烦恼,希望能永远沉睡。
难以忍受同类太多,嘈杂声如同惊雷。
它们能破坏音乐,扰乱教育秩序。
虽然接受过越王勾践的礼遇,却从未有所回报。
那一年大战,谁更强,谁更软弱?
它们竟然成了鼎食之物,这难道不是对钓鱼者的侮辱吗?
起初我无法下咽,现在也能渐渐接受。
我常担心会被异族同化,失去一生的喜好。
而你又为何如此,甘愿像猛兽一样被饲养。
为了迎合习俗,保全自身就是最大的孝道。
可悲啊,你的深思熟虑,却未能改变你的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答柳柳州食虾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和个人品德的深刻反思。

开篇“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两句,描绘了虾蟆(即蛤蟆,即青蛙)虽然生活在水中,但依然能改变自己的外观,隐喻着人世间那些表里不一、善于伪装之人的现象。紧接着,“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则进一步指出这种虚假的行为其实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诗中还通过对比虾蟆和其他动物的特性,如“虽然两股长, 其奈脊皴疱”等句子,来批判那些外表华丽、内里空洞的人物。同时,“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厌恶和不认同。

接下来的“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等句子,则是对那些没有真正才华,只会吵闹造势的人进行了讽刺。诗中提到的“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表明这些行为甚至连古代圣贤都不屑为之。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如“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等,韩愈表达了自己的厌倦和逃避的心情,希望能远离这种喧嚣和虚伪的世界。然而,“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则又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些现象无法完全逃脱的无奈。

后半部分如“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等句子,则是对当时教育和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诗中所表现出的“虽蒙句践礼,竟不闻报效”则表明这种错误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

此外,“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等几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于虚伪和不正之风的批判。而“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是否配得上古代圣贤的疑问。

最后,“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等句子,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某些改变表示了一种认可。而“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则表达了对于外来文化或非正统思想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虾蟆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比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自秋七月不雨至于春二月十九日仅得雨昌龄作贺诗予未及和而雨止矣遂次韵以闵之·其二

一杯未吸瓮头春,三叠聊攲雨裛尘。

不用遽兴风伯讼,弘羊真是可烹人。

(0)

林明仲和诗复用前韵

屡战夷吾卒霸齐,棘栖鸾凤暂沉迷。

探春想见登梅屿,乘兴何妨从雪溪。

楼上清欢庾公兴,桥间壮志马卿题。

四场笔力媒身策,平步青云岂待携。

(0)

太白昼见

煌煌太白生东方,追逐残月生光芒。

太阳中天不肯藏,过午一点犹微茫。

太史占之此何祥,咸忧兵起人流亡。

金行用事多灾伤,大风地震水旱蝗。

有一于此宜预防,杂然并见何以当。

臣言天意未可量,滔天赤地兴尧汤,偃禾拔木悟成王。

宋景一言国乃昌,灾异不作忧楚庄。

吾皇修德应彼苍,去谗远佞任忠良。

推诚纳谏正纪纲,内修政事仍外攘。

誓雪国耻还封疆,强虏当弱吾当强。

天戒为福非为殃,愿勿徒以虚文禳。

(0)

二月二日焚黄天色开霁宾游并集存没有光悲痛之馀因成鄙语

三釜深悲不逮亲,九天命下贲双坟。

痛将泪杂香醪奠,忍见衣随告墨焚。

漠漠浓阴初阁雨,晖晖煖日旋披云。

馀生难报劬劳德,犹有孤忠可报君。

(0)

泰之用欧苏颍中故事再作五绝勉强继韵·其三

谷精蜚处人为日,冰鉴颁时律应蕤。

照耀元宵更盈尺,不容灯火占新诗。

(0)

次韵赵仲永悠然阁

越绝山川深更深,不须登览自来临。

胸中丘壑忽相遇,眼底尘埃无复侵。

得趣早同彭泽径,把杯时赴广文襟。

知君指日归天禄,莫负平生阁上心。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