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一》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0)
翻译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注释
国老:年高德劭的官员。
岂:难道。
为身:为自己。
朝谒:朝见。
慰:安慰。
簪绅: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元臣:朝廷元老。
事业:功绩。
通三世:延续三代。
威名:显赫的声名。
服四邻:使四方邻居敬畏。
后生:年轻人。
真有道:真正有道德学问。
前事:过去的事情。
恐:恐怕。
无人:没有合适的人。
比公:相比您。
惟有:只有。
凌云桧:直入云霄的桧树,比喻长寿或高尚品格。
岁岁:每年。
雨露新:接受新的雨露滋润,象征不断更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文太师(可能是某位致仕官员)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在政坛多年贡献的肯定。首句“国老无心岂为身”,称赞文太师淡泊名利,不以个人得失为念;“五年朝谒慰簪绅”则回顾了他长期在朝廷任职,深受官员们的尊敬。接着,“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高度评价了他的家族和个人功绩,连周边国家也为之敬畏。诗人感慨“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暗示文太师的智慧和经验无人能及。最后两句“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以凌云挺拔的桧树比喻文太师的高尚品格,祝愿他在退隐生活中依然受到朝廷的关爱和人民的敬仰,如同新雨新露滋润树木一般。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祝福的赠别诗。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访瑫上人值吃葱茶

软火明窗纸帐低,一声初报午来鸡。

葱茶未必能留坐,为爱高人手自提。

(0)

延之云久迟公来不谓迫之乃肯顾我既开此路却当以匪人为津梁矣致我佳客敢忘其德口占为戏

一水相忘辄自疲,青毡情厚失先期。

从今不比鸬鹚数,更欲棠阴借异时。

(0)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七

初见今年报信花,定从清浅缀横斜。

无言对我应惆怅,不复当时处士家。

(0)

谢人送鱼

珍重黄池秀,风流迥出尘。

多情念羁旅,脱网寄鲜鳞。

掀动龙蛟宅,惊回匕箸春。

丹青如得便,更拟问通津。

(0)

采石三题·其三鉴然亭

温公天下士,百计兴艰危。

大厦势已倾,意欲一木支。

功名等山岳,德泽均雨露。

奈何谈笑间,而取鬼神怒。

鬼神岂不鉴,忠义当扶持。

一见亦何伤,冥路俄与期。

似非理所安,端恐数应尽。

邂逅不可逃,纷纷遂为信。

孔子昔有言,既敬亦须远。

三复而三思,临风更三叹。

(0)

和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先生家住翠微峰,万卷诗书酒一钟。

壁挂葛巾无客到,云藏古洞有仙逢。

溪边晚钓呼鸥伴,花底春吟引鹤从。

只恐旧山归未得,帝恩朝夕露浓浓。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