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
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
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
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
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
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果实和自然景象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精细的意象描述,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这里描写的是石榴果实在树上熟透了,它的外皮被太阳晒得更加鲜艳,好像是用红蓝色的料子织成的衣服一样。"琢成纹玳"则形容内里的籽儿像精美的玉器一样。
“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诗人通过石榴果实的形态,联想到了它的口感和质感。"半含笑里"表达了吃石榴时籽儿在嘴里裂开的情景,而“清冰齿”则形容那清脆的感觉。"忽绽吟边古锦囊"可能是比喻内里的籽儿和果汁像古代珍贵的锦囊一样珍贵。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这两句诗将自然界的元素与石榴相比较。"雾縠作房"可能是形容早晨露水挂在果实上的情景,而"珠作骨"则将石榴籽儿比喻成珍贵的珠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水精为醴”和“玉为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宝贵无比的感觉。
最后,“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这里提到的“刘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而“文园”则可能代表诗人自己的园林。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自己并不需要去远方寻找珍奇异果,因为身边的石榴就已足够令人赏心悦目。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且还透露出一种满足于平凡生活、感悟自然之美的哲学思考。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
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
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
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
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
权臣妒逸才,心如斗筲窄。
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
刺谒戴接㒿,赴宴著縠屐。
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
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
五岳为辞锋,四溟作胸臆。
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朮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
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
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