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一径牛羊迹,林下数家鸡犬声。
底事居人苦争畔,閒田官正募民耕。
山间一径牛羊迹,林下数家鸡犬声。
底事居人苦争畔,閒田官正募民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山间一径牛羊迹,林下数家鸡犬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谷中牛羊踪迹和林间几户人家的鸡鸣犬吠,展现了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这些生动的声音和场景,构成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乡村生活。
然而,紧接着“底事居人苦争畔”一句,却突显出农民的艰辛与悲哀。这里的“争畔”,指的是为了田界而争执不休,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之间为着有限的耕地资源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閒田官正募民耕”一句,则透露出官方对解决这种问题的无力或者漠视。这里“閒田”,即荒废的田地,可能是因为争执、贫困或其他原因而被放弃;“官正募民耕”,则显示出官方试图通过动员民众重新开垦这些土地,以缓解土地紧张和农民生活困境,但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根本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也深刻揭示了隐藏在宁静表面下的社会问题和人间疾苦。
滔滔斯世果谁归,行止乖逢自四时。
桃李贪看炫春昼,菅麻谁解沤东池。
雨云翻覆人轻薄,旱叹艰难女仳离。
须信人生归去好,此行惟有雁行知。
冬卿怀绂行清秋,又送两卿归作州。
寄声三州之父老,从今安用思故侯。
朝廷择守重於昔,亲擢名卿畀华职。
两卿更是敭历深,元把麾来复麾出。
双骑紫马去朝天,羁金络月凌虹烟。
逡巡似惜锦障泥,忽流欲渡不肯前。
好官岂为多荣禄,两卿这归得吾欲。
昨夜流星声撼屋,光芒照人不成宿。
起看北斗行云端,驱策四运无停鞭。
劳穿上透多风寒,九州霜露方漫漫。
人间分位各有制,行得一分一分是。
两卿去矣吾亦归,多为天公怜赤子。
西南间气忠献公,一生心事天与通。
才高志广无处着,独倚衡疑望关洛。
九州风露方漫漫,卷回残梦归余干。
惟将一念遗孙子,长与世间立人纪。
宣公端明今在无,我生不识惭非天。
宁知中岁遇行甫,历历典刑犹父祖。
试从微处觇经纶,中边玉洁无纤尘。
大河滔滔恣群饮,逡巡独惜障泥锦。
晓庭戒仗喑无声,掣缨振鬣时时鸣。
京师邸吏自相语,张公立朝我良苦。
不知书疏何所言,每一论奏人争传。
好名之人能逊国,而於豆羹见词色。
反覆耐看不可瑕,此事无素能然邪。
我从同朝一千日,见公造次皆是物。
寄声为贺赣州民,朝廷为汝辍争臣。
却须更问萧太传,中传外郡谁当虑。
《送张匠临以秘阁知赣州》【宋·魏了翁】西南间气忠献公,一生心事天与通。才高志广无处着,独倚衡疑望关洛。九州风露方漫漫,卷回残梦归余干。惟将一念遗孙子,长与世间立人纪。宣公端明今在无,我生不识惭非天。宁知中岁遇行甫,历历典刑犹父祖。试从微处觇经纶,中边玉洁无纤尘。大河滔滔恣群饮,逡巡独惜障泥锦。晓庭戒仗喑无声,掣缨振鬣时时鸣。京师邸吏自相语,张公立朝我良苦。不知书疏何所言,每一论奏人争传。好名之人能逊国,而於豆羹见词色。反覆耐看不可瑕,此事无素能然邪。我从同朝一千日,见公造次皆是物。寄声为贺赣州民,朝廷为汝辍争臣。却须更问萧太传,中传外郡谁当虑。
https://shici.929r.com/shici/YTSshGeatI.html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
皆於此乎告。
趋暗不求阳,如丛祠而局。
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薌烛。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
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
於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
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
屋不受不阳,此岂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属。
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中存外羽即藏修,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於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曾皙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寒乡晚学恨无书,亦有藏书不若无。
谩把词章作禽犊,或{左犹右赞}文字等虫鱼。
新签三万几成肆,拄腹五千犹类厨。
崇雅主人来索句,谩哦七字劝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