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淩风六月秋,前山罗列水悠悠。
山花笑待多情客,水鸟飞随不定舟。
衣制芰荷期遁迹,歌翻桃叶欲消愁。
兴酣勿问归何宿,新月澄波一枕流。
避暑淩风六月秋,前山罗列水悠悠。
山花笑待多情客,水鸟飞随不定舟。
衣制芰荷期遁迹,歌翻桃叶欲消愁。
兴酣勿问归何宿,新月澄波一枕流。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泛舟湖上的悠闲与自在。首句“避暑凌风六月秋”,巧妙地运用了“六月秋”来表达夏季乘凉的愉悦感,仿佛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接着,“前山罗列水悠悠”,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水流不息的画面,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宁静。
“山花笑待多情客,水鸟飞随不定舟”,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花和水鸟以情感,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山花似乎在等待着多情的访客,水鸟则随着游船自由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衣制芰荷期遁迹,歌翻桃叶欲消愁”,诗人穿着以芰荷为图案的衣物,希望借此遁入自然,远离尘世的烦恼。通过歌唱《桃叶》曲,表达了想要借音乐消除心中忧愁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最后,“兴酣勿问归何宿,新月澄波一枕流”,当兴致高昂时,无需担心归宿,只需享受此刻的宁静与美好。新月映照下的湖面如镜般清澈,诗人仿佛枕着流水入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心灵的彻底放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湖上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山童莫唱青林乐,清商暗吹愁到。
桐翠垂檐,槐黄糁径,吟断露昏烟晓。
疏帘梦觉,待写入琴丝,和成凄调。
冷落齐纨,一襟哀怨更谁吊。
年年蜕痕未换,剩西风鬓影,难寄幽抱。
碧树无情,斜阳易晚,消受凄凉多少。
余音自袅,忍唤得秋来,顿教秋老。
漫约孤蛩,背灯啼夜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