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修身者,娟如女在房。
刈兰供作佩,采菊当为粮。
春树翻疑雨,秋花却耐霜。
从来舆涉意,晚棹转微茫。
士有修身者,娟如女在房。
刈兰供作佩,采菊当为粮。
春树翻疑雨,秋花却耐霜。
从来舆涉意,晚棹转微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身养性的士人,其形象如同闺女般温婉。诗中的“刈兰供作佩,采菊当为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利用,以及一种简朴自足的生活态度。“春树翻疑雨,秋花却耐霜”则是对四季变换中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感知。最后,“从来舆涉意,晚棹转微茫”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思和深远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幽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御宇十六年,敬勤盟宥密。
日久虞或懈,触事励无逸。
祗此保赤怀,自信始终一。
际和赖天庥,宜与民休息。
正供三百万,概免施恩恤。
念兹江浙地,财赋之所出。
岂能无水旱,曾未靳赈恤。
闾阎象如何,观民将启跸。
正逢大庆岁,慈宁开六帙。
两江积逋多,蠲除惟一律。
浙省岁额完,足占民俗质。
示嘉量宽徵,庶免追呼疾。
百工佐予者,寰海筹宁谧。
尔虽怀桑梓,予惟责名实。
但期一德同,言谢均奚必。
在易有至训,惠勿问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