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柏山书怀》
《桐柏山书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桐柏山头避俗嚣,篇诗斗酒自逍遥。

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飞泉喷石桥。

万顷白云蒸绿野,一声黄鹤唳青霄。

人言华顶高高处,东望蓬莱浸海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bǎishānshū怀huái
sòng / báichán

tóngbǎishāntóuáopiānshīdòujiǔxiāoyáo

jiǔfēngcǎodānzàosānjǐngfēiquánpēnshíqiáo

wànqǐngbáiyúnzhēng绿shēnghuángqīngxiāo

rényánhuádǐnggāogāochùdōnghǎipéngláijìnhǎicháo

注释
俗嚣:世俗的喧闹和纷扰。
斗酒:比赛饮酒,形容豪饮。
丹灶:古代炼丹士炼丹的炉灶。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翻译
在桐柏山之巅远离尘世喧嚣,我以诗篇和美酒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九座山峰间的野草环绕着炼丹的炉灶,三眼山泉从石桥下飞溅而过。
广阔的白云笼罩着绿色的原野,黄鹤的一声长鸣直冲云霄。
人们都说华顶是最高的地方,向东远眺,蓬莱仙境仿佛沉浸在海潮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桐柏山中避世的生活图景。"避俗嚣"表明诗人对尘世间纷扰烦恼的逃离,选择了与自然共处的宁静生活。"篇诗斗酒自逍遥"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以写作和饮酒为乐,不为世俗所累。

接下来的两句"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飞泉喷石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桐柏山的雄险与生机。"九峰"和"三井"构成了山中幽深的空间,而"野草"和"飞泉"则让人感受到这里生命力旺盛,水源丰富。

接着的"万顷白云蒸绿野,一声黄鹤唳青霄",诗人通过对云与鸟叫的描写,将视角扩展至更高远的地方。万顷的白云和一声黄鹤的叫声,都在传递着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意境。

最后,"人言华顶高高处,东望蓬莱浸海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峰巅的向往,以及对仙境蓬莱的遥想。这里的"东望",既是空间上的远眺,也隐含着心灵上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和自由的心境,以及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意趣和仙境遐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寄蒋道士

云鹤飘然去莫亲,还家犹似异乡贫。

已知静乐轩中梦,无复玄都观里春。

绿简尽编吟后稿,朱符长佩病馀身。

近闻剑迹投岩壑,终作人间避世人。

(0)

送李山人还越

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

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

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0)

赋得收谷虎赠葛太医

红杏子初熟,黄班性久驯。

卧看收谷器,行识问医人。

逐少非营利,藏多得赡贫。

近闻勾漏县,花似董林春。

(0)

次简正郎韵

几岁乞归休,衔恩尚勉留。

形容空自老,松菊为谁秋。

病岂堪朱绂,天应念白头。

秋鸿莫先去,期傍我行舟。

(0)

使节荣归为江文源侍读作

为因衔命到蕲阳,还得承欢向北堂。

金册手持归赤社,绿衣身著到钱塘。

鹓鸾一别思仙侣,书剑何时返帝乡。

闻道江南民瘼甚,愿裁封事上明光。

(0)

题环璧亭

亭外水如璧,仅容一杓通。

蘋风秋琐细,蒲月夜玲珑。

坐卧皆天上,往来疑镜中。

主人原会赋,收拾若为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