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植此君,苍翠压林杪。
十亩渭川云,山童寒不扫。
何年植此君,苍翠压林杪。
十亩渭川云,山童寒不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园林景象。诗人以“何年植此君”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未知年代的园林之中,仿佛在探寻历史的痕迹。接着,“苍翠压林杪”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竹子的茂盛与挺拔,它们似乎压低了树梢,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十亩渭川云”这一比喻,不仅展现了竹林的广阔,更赋予了这片竹海以云雾缭绕的神秘感,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山童寒不扫”则以一种淡淡的笔触,描绘出山间孩童在寒冷中依然忙碌的身影,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共存。胡应麟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运用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千年鹭渚,持作须翁酒。
剩有儿孙上翁寿。
向玉和堂前,樽俎从容,笑此处,惯著丝纶大手。
金丹曾熟未,熟得金丹,头上安头甚时了。
便踢翻炉鼎,抛却蒲团,直恁俊鹘梢空时候。
但唤取、心斋老门生,向城北城南,傍花随柳。
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
想陌上儿童,尊前老父,口口能碑。
家声一琴一鹤,甚和他、琴鹤也无之。
城市貔貅静,泮宫芹藻春迟。
与公南北两天涯,渺再风何时。
记楼月歌残,碧云句好,尽是相思。
江南烧痕未补,倩春归、说与上天知。
早晚洪钧一转,东风先到寒枝。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
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
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
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
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
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
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