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须。
随俗治生终落落,苦心忧世漫区区。
居连里巷知安否,食仰田园问有无。
我已闭门还往绝,待乘明月过君庐。
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须。
随俗治生终落落,苦心忧世漫区区。
居连里巷知安否,食仰田园问有无。
我已闭门还往绝,待乘明月过君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前韵》,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首句“心空烦恼不须除”,表明诗人认为内心清静,无需刻意去除烦恼,有一种看淡世事的豁达。接下来,“白尽年来罢镊须”暗示诗人年华老去,不再执着于外在形象的修饰,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随俗治生终落落,苦心忧世漫区区”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对世间忧虑的自嘲,认为顺应世俗谋生终究平凡,过分忧虑世事也是徒劳。接着,诗人关心身边人的生活,“居连里巷知安否,食仰田园问有无”,体现出他的亲民情怀和对乡邻的关怀。
最后两句“我已闭门还往绝,待乘明月过君庐”,诗人表示自己已经选择隐退,不再频繁外出,只期待在月光下拜访朋友,流露出一种闲适与友情的寄托。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关注民生的品格,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