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叠·其二》
《十叠·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苦心乍可齑盐里,粉骨何须鼎鼐间。

(0)
翻译
一根小小的木杖,被比拟为能使用千年,
一朵梅花,却足以让百人感到酸楚。
注释
尺棰:极小的木杖,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拟:比拟,比喻。
千世用:千年都可用的东西。
一梅:一朵梅花。
足:足够,使……满足。
百人酸:让众多人都感到酸楚。
苦心:费尽心思,艰苦努力。
乍可:宁可,宁愿。
齑盐:细碎的腌菜,形容生活清苦。
粉骨:粉身碎骨,形容极度牺牲。
何须:何必,不需要。
鼎鼐:古代烹饪的两种器皿,这里泛指烹饪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十叠(其二)》。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和思考。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句,通过对古代丈量工具——尺棰的比喻,表明了诗人对于传承与持久利用的期待。尺棰作为计量工具,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更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这里,“拟为千世用”则显露出诗人对文化遗产长久传承的渴望。

“一梅欲足百人酸”这句,则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情景——即便是冬日里那孤零零的一朵梅花,也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和赞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等象征意义,诗人这里借此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赞赏。

“苦心乍可齑盐里”一句,通过对古代士子研读经书时磨墨(即“齑盐”)的情形来比喻学习和思考的艰辛。这里,“苦心”指的是用尽心力去钻研学问,而“乍可”则表明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所收获。

最后一句“粉骨何须鼎鼐间”,则进一步深化了前面对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话题。这里,“粉骨”指的是将身体磨损至极致的地步,而“鼎鼐”则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牺牲动物的器皿,后常用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精神境界。这句诗意在表达,即便是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也不必然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如鼎鼐)来证明其价值。

综合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化传承、个人的精神追求以及知识学习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对艰辛努力的肯定,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聚远台

遥遥聚远台,是岂俗所要。

只宜我行适,信得山水妙。

地高出林表,眇邈有殊调。

主人运心匠,择胜出素料。

陂陀阐微径,俯视溪可照。

匪云赋新诗,聊尔索言笑。

三月青春深,风林杜鹃叫。

(0)

凉雨

凉雨濯袢暑,中林动清觞。

一日亦易与,千古不可忘。

人物信消长,治运空微昌。

我有插架书,醉甚无慨慷。

(0)

送吴子似归番阳

忆昔舟泊云锦溪,溪上故人知为谁。

读书亭中不草草,永平人物入深讨。

生平藉甚梅子真,我乃晚遇情相亲。

古人事业贵悠久,归欤访我同门友。

(0)

送王木叔推官满秩·其二

世道不平易,心如太行山。

交游水上萍,相知甚独难。

感君一见初,信我眉睫间。

松柏气本同,苍苍期岁寒。

(0)

有感·其二

仕路驱驰老不堪,自怜踪迹遍东南。

人间失意常八九,海内同心无二三。

蝴蝶梦中心自适,蜗牛角上战方酣。

要知世事皆虚幻,且向禅林更饱参。

(0)

用前韵简赵薛二丈·其二

满目凄凉秋思生,寒香万本绿畴盈。

风回兰蕙由来远,露浥蔷薇分外清。

取次梳妆呈素面,等閒流落惜芳英。

凤楼大手须公等,好把蛮笺寄老兄。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