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暮霞无奈似芙蓉。
皮偏向楚天红。江岸幽,频极目。指点几间茅屋。
女儿生小住堤边。消受绿杨烟。
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暮霞无奈似芙蓉。
皮偏向楚天红。江岸幽,频极目。指点几间茅屋。
女儿生小住堤边。消受绿杨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水拖裙,山拥髻"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女子的轻盈身姿与山水相映成趣,暗示出她的秀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对夕阳中",夕阳西下,两人相伴,渲染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暮霞无奈似芙蓉",将暮色中的晚霞比作娇艳的芙蓉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对女子容颜的赞美。"皮偏向楚天红"进一步描绘了夕阳的色彩,也暗含女子脸颊的红润。
接下来的"江岸幽,频极目",写出了江边的静谧和主人公的远望,可能是在期待或怀念远方的人。"指点几间茅屋"则展现出简朴的生活场景,透露出一种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女儿生小住堤边,消受绿杨烟",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可能是诗人所爱之人,她暂居在江堤边,享受着杨柳轻烟的宁静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她闲适生活的羡慕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喜迁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夕阳下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
似语如愁,却问我、何苦红尘久客。
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
千林无伴,澹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
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
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
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