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高处倚岩隈,西望蒲菖海浪回。
山戴鳌头天外出,水浮鳅穴地中来。
千重侧崦扶摇没,万里分流混沌开。
危亭高处倚岩隈,西望蒲菖海浪回。
山戴鳌头天外出,水浮鳅穴地中来。
千重侧崦扶摇没,万里分流混沌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的亭台,坐落在岩石陡峭之处,俯瞰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山势如鳌背般挺立,直达云端;而水则从地中流出,如同鱼跃。诗中的“千重侧崦”和“万里分流”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川的层叠和河流的广阔。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宏伟壮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时的心境。这种从高处俯瞰、胸怀宽广的情感体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来抒发个人情怀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