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东风里,逢僧一解颜。
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閒。
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
古刹东风里,逢僧一解颜。
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閒。
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少林寺时与禅师达的一段交往,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古刹东风里”,点明了地点与时节,古老的寺庙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宁静与庄严。接着“逢僧一解颜”,诗人遇见了禅师,两人的相遇让禅师露出了笑容,这一细节体现了禅师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禅师的生活场景。他从深竹中取出经书,穿上袈裟,从山上下来,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禅宗修行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禅师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闲”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禅师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外在的繁华与虚幻,而是欣赏自然界的静美,如石头的影子般闲适自在,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融合的精神。
最后,“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即使身体有病,也不妨碍他到田间劳作,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禅宗中“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师与自然、生活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置酒高台观,逍遥芙蓉池。
兄弟夜行游,贵客郁参差。
明月照长筵,罗缨何霏霏。
翩彼众君子,展诗奏新辞。
弦歌入微妙,慷慨使心悲。
流尘荡清响,绮丽有馀姿。
吐握苦不悉,人生安可为。
在昔无乐方,彼此同一时。
骑鲸醉月不肯留,死后却葬青山头。
青山无人几千载,薜月松风苦相待。
我欲发语惊鸿蒙,诗成还输白也工。
笑谓先生安得死,明星在天月在水。
直须痛饮齐悲欢,大地何似杯中宽。
调羹著袍未必喜,知公不死长安市。
夜郎去去愁瘴烟,知公不死南荒天。
公乎公乎死亦达,不见世人皆欲杀。
胸罗文字不博餐,下笔神鬼谁解看。
公乎坎壈有若是,我辈自合号饥寒。
君不见,杜陵叟亦太寂寞,死葬骚乡掩诗魄。
耒阳属甫此属君,不信名山会成错。
临江略试犀角然,水族不足穷奇观。
此间地下真五色,谢眺文章谪仙笔。
汤汤日夜流无穷,当年尔去波涛中。
波涛澒洞一千丈,怯尔文澜不能上。
噫吁嘻,沧桑陵谷今古愁,太白入月西江流。
安知千秋而万岁,浮者不沉沉者浮。
君不见,江流逼岸无三里,会见青山没红底。
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青山谒太白墓》【清·洪亮吉】骑鲸醉月不肯留,死后却葬青山头。青山无人几千载,薜月松风苦相待。我欲发语惊鸿蒙,诗成还输白也工。笑谓先生安得死,明星在天月在水。直须痛饮齐悲欢,大地何似杯中宽。调羹著袍未必喜,知公不死长安市。夜郎去去愁瘴烟,知公不死南荒天。公乎公乎死亦达,不见世人皆欲杀。胸罗文字不博餐,下笔神鬼谁解看。公乎坎壈有若是,我辈自合号饥寒。君不见,杜陵叟亦太寂寞,死葬骚乡掩诗魄。耒阳属甫此属君,不信名山会成错。临江略试犀角然,水族不足穷奇观。此间地下真五色,谢眺文章谪仙笔。汤汤日夜流无穷,当年尔去波涛中。波涛澒洞一千丈,怯尔文澜不能上。噫吁嘻,沧桑陵谷今古愁,太白入月西江流。安知千秋而万岁,浮者不沉沉者浮。君不见,江流逼岸无三里,会见青山没红底。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J47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