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颠风何太雄,吹折老夫屋后之长松。
长松吹折犹自可,有鹊养子巢其中。
巢倾子死鹊飞去,哀鸣嗷嗷绕他树。
向来自谓安如山,今日方知致身误。呜呼!
长松尚有吹折时,草藏之禽尤可嗤。
夜来颠风何太雄,吹折老夫屋后之长松。
长松吹折犹自可,有鹊养子巢其中。
巢倾子死鹊飞去,哀鸣嗷嗷绕他树。
向来自谓安如山,今日方知致身误。呜呼!
长松尚有吹折时,草藏之禽尤可嗤。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间大风,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开篇即以"颠风何太雄"形容狂风的猛烈,接着"吹折老夫屋后之长松"具体展现了这股力量所造成的直接影响,不仅是对物质的损害,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紧接着"长松吹折犹自可,有鹊养子巢其中",诗中不仅写到了大自然的破坏,更进一步地触及了生灵的悲哀,通过这只筑巢于松树的鹊及其幼子的遭遇,传递出生命脆弱与无常。
在接下来的两句"巢倾子死鹊飞去,哀鸣嗷嗷绕他树"中,诗人以哀鸣声表达了对这一场景的深切同情和悲悯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链条的脆弱与连续性。
紧接着"向来自谓安如山,今日方知致身误"一句,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对自己过去轻视自然力量、忽略生命危机的悔悟。最后两句"呜呼!长松尚有吹折时,草藏之禽尤可嗤"则是诗人的感慨和警示,透过长松与小鸟的命运,反映出人与自然力量相比之下的渺小,同时也提醒人们对待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不可轻视。
整首诗通过对夜风摧毁树木及其中生灵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以及人与自然力量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鰌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锺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
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
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
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何当洒埽竹洞边,云醅满酌黄金船。
万事峥嵘置毫末,三杯纵逸如张颠。
相知本不夸势力,休论脱帽王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