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的寂寞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这两句以清冷的冬夜景色开篇,雁声越发稀疏,新月初升,时间的流逝在夜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分明。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急迫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海峤即将到来的节气,只有今天适合启程,而离别故乡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个年头。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自嘲头发稀少,难以胜过官帽之冕,而目力衰退,更难以执笔撰写奏折。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最后两句则是对同僚的期许和个人孤独感受的抒发。诗人希望在官场中有志同道合之士,可以共度时光,然而这样的愿望似乎遥不可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了当时文人对仕途生活的复杂情感。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1]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
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粱水陌。
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
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
乍见缃蕤间琅叶。
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绝。
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
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