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濂溪几叶孙,庭前碧草至今存。
徵贤早对安民策,佐邑长怀报主恩。
春暖有莺啼柳陌,月明无犬吠花村。
雄藩考课重论旧,且共漓江酒一尊。
自是濂溪几叶孙,庭前碧草至今存。
徵贤早对安民策,佐邑长怀报主恩。
春暖有莺啼柳陌,月明无犬吠花村。
雄藩考课重论旧,且共漓江酒一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询所作的《送容县周二尹文叙》。诗中以“自是濂溪几叶孙”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周敦颐(濂溪先生)家族的传承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深厚的家学渊源氛围。接下来,“庭前碧草至今存”一句,通过描写庭院中的绿草常青,寓意着家族美德和学问的长久流传。
“徵贤早对安民策,佐邑长怀报主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为国为民谋福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周二尹文叙作为地方官员,应当秉持忠心,为百姓福祉而努力。这种对官员职责的期待,体现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春暖有莺啼柳陌,月明无犬吠花村”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莺鸟在温暖的春日里欢快地啼鸣,月光下的村庄一片寂静,只有花香弥漫。这样的场景既是对周二尹文叙任职之地美好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其治理效果的间接肯定。
最后,“雄藩考课重论旧,且共漓江酒一尊”则表达了诗人对周二尹文叙即将离任前往新职的不舍之情。同时,邀请他共饮漓江美酒,既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许。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周二尹文叙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品质的赞颂,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与官员清廉的期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