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云霏雾摇空濛,游丝弱絮萦柔风。
木兰载春石湖里,呼弄璚英掬春水。
铁龙飞霜招羡门,鸾旌小队青霓裙。
凌波双飞动尘步,冶情漫忆鸳鸯墓。
蹋春挝鼓能几来,便须一饮三千杯。
血色蒲桃凝冰碗,郁轮袍催紫檀板。
云旗缥缈青鸟西,口衔红巾缄旧题。
璚林宴中探花使,骰子逡巡赐绯四。
醉携红袖写银笺,不数公子花游篇。
暖云霏雾摇空濛,游丝弱絮萦柔风。
木兰载春石湖里,呼弄璚英掬春水。
铁龙飞霜招羡门,鸾旌小队青霓裙。
凌波双飞动尘步,冶情漫忆鸳鸯墓。
蹋春挝鼓能几来,便须一饮三千杯。
血色蒲桃凝冰碗,郁轮袍催紫檀板。
云旗缥缈青鸟西,口衔红巾缄旧题。
璚林宴中探花使,骰子逡巡赐绯四。
醉携红袖写银笺,不数公子花游篇。
这首明代袁华的《花游曲》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画卷。首句“暖云霏雾摇空濛,游丝弱絮萦柔风”以轻盈的云雾和飘荡的柳絮烘托出春天的朦胧与生机。接着,“木兰载春石湖里,呼弄璚英掬春水”写湖中木兰舟上的人们欢笑嬉戏,采摘琼花,舀起春水,充满活力。
“铁龙飞霜招羡门,鸾旌小队青霓裙”则展现出华丽的队伍,如同神话中的仙人降临,队伍中的女子身着霓裳,增添了神秘与艳丽的色彩。接下来,“凌波双飞动尘步,冶情漫忆鸳鸯墓”暗示了游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逝去情感的追忆。
“蹋春挝鼓能几来,便须一饮三千杯”表达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尽情享受当下欢乐的决心。酒宴上,“血色蒲桃凝冰碗,郁轮袍催紫檀板”描绘了丰盛的酒食和热闹的气氛。最后,“云旗缥缈青鸟西,口衔红巾缄旧题”以神话般的场景收尾,留下一抹浪漫与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春游中的豪情逸致,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雪肌花貌,见了千千万。
眼去眉来几曾管。
被今回打住,没□施程,□捺地,却悔看承较晚。
琴心传密意,唯有相知,失笑他满恁撩乱。
抖下俏和娇,掩翠凌红,真个是、从前可见。
据入马牢笼怎乾休,但拈取真诚,试教人看。
夜来惊怪,冷逼流苏帐。
梦破初闻打窗响。
向晓开帘,凌乱千里寒光,清兴发,鹤毛谁同纵赏。
江南春意动,梅竹潜通,醉帽冲风自来往。
慨念故人疏,便理扁舟,须信道、吾曹清旷。
待石鼎煎茶洗余醺,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
重阳近也,渐秋光凄劲。
宿雨初收好风景。
正干戈耆定,禾黍丰登,人意乐,歌舞贤侯美政。
醉翁游历处,胜概依然,木落淮南见山影。
有客共登临,醉里疏狂,敧乌帽、从嘲雪鬓。
但目送孤鸿傍危栏,笑问道,黄花似谁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