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斋戒集灵台,玉露金茎不满杯。
宫里琪花千万树,那能承露一齐开。
君王斋戒集灵台,玉露金茎不满杯。
宫里琪花千万树,那能承露一齐开。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君王在斋戒时的仪式感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君王斋戒集灵台”,点明了场景的庄严与君王的虔诚,斋戒是古代帝王在祭祀或重大典礼前的准备工作,以示敬畏之心。“玉露金茎不满杯”则以象征手法,将露水比作珍贵的玉露,金茎代表高耸的柱子或宫殿的装饰,暗示着宫廷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隐含了一种遗憾或不满足的情绪,因为即使是如此珍贵的玉露,也无法完全装满杯子,暗示了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接下来,“宫里琪花千万树”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宫中的树木比喻为“琪花”,这是一种传说中的珍稀花卉,象征着宫中繁花似锦的美景。然而,“那能承露一齐开”则在赞美之余,又带出了一丝无奈和讽刺,意味着即使宫中花开万树,也无法承载所有的露水,暗喻了美好事物的有限性和不可得性,以及人世间的遗憾与缺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圣主东南眷念劳。
绣衣行部辍名曹。
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
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
如何大展安邦手,勿使鲸鲵弄海涛。
陇蜀趋风泣向隅,征途殊喜读双趺。
他年新载碑中语,百万俱摧历古无。
乱山苍翠霭岚光,采药幽人凤子香。
路转峰回茅舍静,好寻绝顶访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