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城北鸥槃园故池看荷花》
《秋日城北鸥槃园故池看荷花》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有云无日天如波,挈客去看城北荷。

美人在奁冰雪骨,倒影明漪漾千月。

高树四合城半阴,一万丈底山痕深。

玉天不到夕阳色,黛气暗匿秋烟心。

烟丝自翠人衫绿,四岸茶棚间箫局。

画阑柳角谁家楼,团扇桃根可怜曲。

去年花开六月过,今年七月花犹多。

不逢真赏汝应怨,迟迟待我来吟哦。

含情致我好颜色,只看我瘦情则那。

晚风西横海潮响,高揭飘英入苍莽。

鸂?飞过江渚巢,剩尔孤鸥宿菰蒋。

鸥槃旧主魂谁招,禾黍满陌邱垄高。

生愁凉雨夜中急,粗枝大叶同零彫,更谁来拾鸳鸯翘?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城北鸥槃园故池中荷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在秋水中的倒影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开篇“有云无日天如波”,描绘了天空的云层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基调。

接着,“挈客去看城北荷”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观赏荷花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与赞美之情。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美人在奁冰雪骨,倒影明漪漾千月”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荷花在水中摇曳生姿的美丽形象,仿佛是冰肌雪骨的美人,在清澈的水中荡漾出千个月亮般的倒影,极富想象力和诗意。

“高树四合城半阴,一万丈底山痕深”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荷花所在的环境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高耸的树木与隐约可见的山峰,营造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玉天”、“黛气”等词汇,分别形容了天空的纯净与山峦的深邃,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烟丝自翠人衫绿,四岸茶棚间箫局”描绘了池塘四周的景色,翠绿的烟雾与绿色的人衫相互映衬,茶棚与箫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艺术的韵味。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融入了人文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晚风西横海潮响,高揭飘英入苍莽”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晚风拂过,海潮的声音与飘落的花瓣一起融入了辽阔的天地之间,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半径二首·其二

郊远峰环寂,林深径绕幽。

池亭千翠簇,岩洞一虚收。

独坐时方暖,重游色已秋。

百年尘外梦,湖海寄扁舟。

(0)

读易亭

石公读易不求文,精言于今义薄云。

山谷有君人杰至,竹林无籁鸟声频。

窗前草木阴阳理,窝外云峰卦象纹。

烟锁九原茅塞路,瓣香何处吊英魂。

(0)

马鞍山·其二

神驹委步下天闲,霜鬣冰蹄振玉环。

渴吸长川三百丈,却乘仙仗出云间。

(0)

画菜四幅为冼罗江卿题·其一芥菜

雪重玻璃捲,苍然色不渝。

苦辛通性窍,登荐后甘腴。

(0)

次久庵黄宗伯韵

南国江山翠可怜,与君登眺意忘年。

同心每恨论交晚,蹇足谁云得步先。

两浙衣冠称世族,五更魂梦接英贤。

兰桡风便天南北,何处重逢共折旋。

(0)

和人择胜亭诗四首·其一

群峰拖翠叠云坰,下有涪翁一草亭。

风送鸟声来枕细,水流松影出池清。

阳春到处恰盈掬,生意满前如列星。

物外呶呶闲扫却,静焚兰茝诵心经。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