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西阿。仙洲玉几对金梭。苍山九点空中堕。
影蘸烟波。避暑云端卧。爱月天边坐。沽酒墙头过。
狂歌谁和,谁和狂歌。
枕西阿。仙洲玉几对金梭。苍山九点空中堕。
影蘸烟波。避暑云端卧。爱月天边坐。沽酒墙头过。
狂歌谁和,谁和狂歌。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殿前欢·其二》中的一段,描述了在感通寺中与友人共度的闲适时光。"枕西阿"描绘了寺庙或居所位于西边高地的景象,"仙洲玉几对金梭"则运用了神话色彩,将环境渲染得如仙境般,几案上似有神仙使用的金梭,暗示着超凡的氛围。
"苍山九点空中堕"形象地写出夕阳下山的壮观景色,如同九个点状的山峰从天空坠落,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影蘸烟波"进一步描绘了山水倒映在烟波之中的宁静之美。
"避暑云端卧"和"爱月天边坐"两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清凉的云层之上或仰望明月时的惬意与悠闲,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沽酒墙头过"写出了轻松的生活琐事,买酒时走过墙头,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和趣味性。最后两句"狂歌谁和,谁和狂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放声高歌的豪情,以及寻找知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感通寺中的逍遥自在,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