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尽,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
柳悴花憔留不住,又早清和天气。
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
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
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
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
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
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
东风吹尽,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
柳悴花憔留不住,又早清和天气。
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
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
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
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
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
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
此曲《壶中天慢》,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对宋代李清照《漱玉词》的和作。在词中,顾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东风吹尽”,开篇即点明季节更替,春风已逝,带来的是“绣箔重重,春光难闭”的景象,春光虽美却难以留住,暗示着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柳悴花憔”则描绘了春末时节植物凋零的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增添了词的哀愁氛围。“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一句,通过梅子的酸涩与文草的枯萎,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主题,行人的远去,使得思念之情无法寄托,增加了词的情感深度。“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描绘了一幅山川辽阔、人影孤单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孤独感。“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则通过酒醉未醒的状态,以及被鹦鹉唤醒的情景,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迷惘与挣扎。
“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一句,运用典故,以调弦、画字的动作象征着试图表达内心情感的努力,但最终未能完全传达。“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结尾,以江水的烟波浩渺和潮水的未知,隐喻着未来不可预知,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体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诗人独特的细腻情感和艺术才华。